贾政的那句“何必惺惺作态,哭你母亲”彻底击垮了他。
而那句“不想变成疯子就老实一点”更是让他心惊胆战。
对王夫人离世的原因,大房、二房的主仆们都在心里产生了不少猜测。
不过对外,宁荣二府口径一致,对这件事,只有同一个说法。
王夫人是因为婆母去世哀毁过度,这才跟着贾母一起去了的。
在他们口中,王夫人就是引人哀悯的纯孝典范,根本不是那个犯了弥天大错、被贾母软禁在西大院小佛堂里的罪人。
在贾母和王夫人都被装殓好后,荣国府正式开丧。
转瞬间,宁荣街整条街都变成了雪一般的世界。
因为贾璋这个孙儿身列台阁,贾母的身后事亦是极尽哀荣。
除了按循例应当给予超品国公夫人的恩典外,绍治帝还给贾母追赠了慈敬二字为谥号,又赐下顶格的奠仪至荣国府,给贾母的陪葬品。
见到绍治帝的举动后,京中文武勋戚,哪有不来亲自祭奠的?
从贾璋这边说,贾璋身列台阁,自然要奉承讨好,不能得罪,所以他们必须得来。
从皇帝那边说,皇帝已经给了老国公夫人哀荣,他们又哪敢不捧场呢?
京中人做事总是要面面俱到,却是不能有半点马虎敷衍的。
贾璋这一辈的姊妹也全都归家帮忙治丧。
因为大家都是在老太太身边长大的,所以做事时都尽心尽力。
只是时不时的,她们就会想到老太太的音容笑貌,然后眼泪就止不住了。
黛玉原本就十分悲戚,见到这副场景,更是哭倒在灵堂前。
她自幼在外祖母膝下长大,与外祖母的感情远比众姊妹深厚。
迎春、探春她们都这样难过了,她自然只会更伤心,更悲痛,更断肠……
同样感到悲戚的贾璋拿帕子给妻子揩了泪水。
但他并没有注意到,此时此刻,他脸上同样布满了泪痕。
七七过后,贾赦、贾政、贾琏、贾璋、贾琮、宝玉、贾环及年长的重孙们为贾母送葬。
众人或是抬幡,或是摔丧,或是驾灵,皆哀苦至极。
而在送殡路上,彩棚高搭,设席张筵,和音奏乐,皆是各家路祭[1]。
王公勋戚、文武大臣,尽数为贾母设了祭棚路奠。
而在这些祭棚中,还有忠顺亲王与杨宗祯、叶士高派自家儿子过来设的路奠。
贾璋见到后,亲自过去向世子与叶荆、杨叔玉两位师兄致谢。
不过眼下,贾璋并没有什么寒暄的心情。
所以,短短叙过话后,就重新返回送殡队伍当中了。
待到贾母被葬至贾族祖茔,诸事收尾时,已是年关时分了。
而在腊月二十这日,朝廷封笔之前,贾璋再次向绍治帝递折子,恳请绍治帝允许他为祖母丁忧守孝。
他在奏折中道:“臣璋言:祖母慈爱,自幼关怀微臣;情谊深厚,譬如天高海深……今祖母辞世,臣安能不结庐守丧?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2],允臣为祖母尽孝。臣必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3]!”
见到这封情意真挚的折子,绍治帝知道,贾璋是铁定心思要守孝了。
即便他继续夺情挽留,贾璋也会给他呈递丁忧折子。
既如此,还不如放他归去。
左右不过一年时间,根本算不得什么。
更何况,孝顺是好事。
不孝顺长辈的人,又怎么可能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