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9(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在贾璋前往工部履新后, 没过多久,绍治帝就往津海那边点选了一大群地方官。

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地方行省的三个衙门, 津海同样样样齐全。

三大官署内的官员,也全都被绍治帝安排好了。

其中, 津海都指挥使是原津海总兵姚云起, 津海布政使是绍治帝的潜邸心腹柳进。

而津海按察使是杨门后进, 曾提醒贾璋提前归还国库欠债的师叔孔云。

在这三个人选中,津海都指挥使与按察使都是贾璋推荐的。

绍治帝觉得,贾璋推荐的人选很符合他的心意, 因此他采纳了贾璋的意见, 点选了姚云起接任津海都指挥使, 点选了孔云接任津海按察使。

这件事,在绍治帝和贾璋心里, 只是一场很简单的君臣对话。

但在外人看来, 这却是绍治帝十分倚重贾璋的证据!

若不是这样, 陛下又怎会用贾茂行推荐的人呢?

就连孔云都很感谢贾璋。

他私下里没少说贾璋是道德君子,没少说贾璋最讲恩情义气了。

他当初不过帮了贾璋一点点小忙,现在贾璋却这样涌泉相报。

对于这件事,孔云又怎能不生出感动之心?

在朝廷之中,绍治帝任命谁去津海继任, 远比绍治帝撤裁津海经略一事更引人注意。

但凡有脑子的人都清楚,在贾璋离任后, 津海经略这个职位必然会被撤裁。

因为,在金米良种试种、推广成功后, 在津海海港建成、海漕兴发后,津海经略这一类似于唐朝节度使的职务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而在绍治帝点选津海官员、朝廷大事风起云涌时, 工部上下官员也对贾璋这位新上任的冬官老爷有了最基本的了解。

平日里,贾尚书对他们这些下属的态度很和蔼可亲。

但在审核、检阅公事时,贾璋的态度就会变得端肃起来。

他一张玉面欺霜赛雪、凛若寒霜,让人见了就为之胆颤。

不过贾璋好就好在他做事公私分明。

只要把差事做好,贾璋就不会责怪他们这些下属。

因此,工部当中,那些向来老老实实想要把事情办好,却苦于环境太差的官员,终于迎来了他们的春天。

而那些潦草塞责、满腹空空的官员,只能一边在心中暗骂贾璋是周扒皮,一边恨恨地翻阅起贾璋在工部颁布的新规,捡起差事,勤勤恳恳地做起事来。

他们这是生怕自己被贾璋抓到小辫子,最后落得个“夕贬潮阳路八千”的结局啊!

工部的新规,是贾璋在工部内部颁布的、独属于工部的规章制度。

在孔云前往津海赴任前,贾璋就编纂好了工部新规。

在这之后,贾璋命人把张、王二位侍郎请到工部正堂议事。

请两位侍郎坐下后,贾璋把吏目誊抄好的新规递给他们。

“自古有言,雁过留声,人过留痕。在公门内做事,不留痕是不行的。”

“我在津海时,就要求属下官员无论大事小情,都要记录在案、集册留档。”

“在这之后,一切权责都清晰明了,推诿的风气也就消散了。”

“公门中人,也变得忠敏勤俭起来。”

“而这一件事,只是我在津海尝试的几件变革之一。”

“我心里想着,把我在津海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工部来。不知道张大人和王大人怎么看这件事?”

两位老大人细细读了贾璋编纂的新规,又与贾璋探讨了几句新规章、新制度的细节。

解开了心中种种疑惑后,张、王二位侍郎都对贾璋的新规竖起了大拇指。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