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贯穿靠岸后,更是有不少人欢呼起来。
在老百姓心里,谁能让他们吃饱饭,谁就是好人、就是好官。
所以,发现、推广金米良种的贾璋,在他们心里,就是文曲转世,就是全大盛最好的青天大老爷!
通州河岸,贾琮与贾环兄弟二人带着荣国府的车队,等待贾璋他们船只的到来。
在小厮看到贾璋官船的影子并向他们禀告时,他们兄弟二人突然间听到人群中爆发的欢呼声。
原来是三哥到了。
贾琮脸上露出了与有荣焉的笑。
而贾环,则第一百次在心中懊恼自己没有早点讨好他这位隔房的堂兄。
船只靠岸后,贾璋拉着贾琮、贾环的手,殷殷勉励了他们两句,又把黛玉母子三人交付给贾琮照料。
在送黛玉母子三人坐上荣国府的朱缨八宝车后,贾璋才翻身上马,带着亲信雪檀直奔宫城而去!
贾璋来到宫城,递上牌子后,没等多久,就被黄宏迎进了乾清宫。
之前绍治帝在给先帝守孝,不忍在先帝尸骨未寒的时候改动乾清宫的装饰,所以才没迁宫。
现在太上皇的三年孝期早已结束,绍治帝的居所,自然也就从玉熙宫换成了乾清宫。
至于绍治帝之前居住的玉熙宫,则被绍治帝指给太子居住。
这一举措,足以佐证绍治帝对太子的忠实,更可以佐证大盛国本的稳固。
而对大盛来说,这件事绝对是件难得的大好事。
走在陌生的路线上,通往陌生的宫殿,贾璋心里颇有点儿陌生感。
但因为出来迎接他的人是黄宏,贾璋那点儿莫须有的陌生感很快就消散殆尽了。
因为,他的好友黄宏,已经开始小声地向他讲述起绍治帝的心情来了。
而在临近乾清宫后,黄宏和贾璋都闭上了嘴,不再多言。
贾璋在偏殿等了一会儿后,终于得到了御前太监的通传。
跟着太监走进乾清宫后,贾璋伏惟敬祝道:“臣津海经略贾璋叩见陛下,伏惟吾皇万福金安,松柏永年。”
看着跪在中庭的贾璋,绍治帝捻须微笑。
贾卿今年也三十岁了,看着他绯袍乌发的模样,绍治帝不禁回忆起对方登科鼎甲、打马长安的往事。
思及此处,他心思一动。
在让贾璋起来后,他问贾璋道:“爱卿的儿子启蒙了吗,书读到哪里了?”
不知道贾卿的儿子,是不是和他一样有才华,一样有能力。
若贾卿之子,能有贾卿三分之一的本事,他就不用担心后代儿孙没有人才可用了。
贾璋没想到绍治帝居然会问他菱哥儿的事情。
不过眼下贾璋也无暇细想,只得立即恭敬地回答绍治帝的问题。
“启禀陛下,犬子已经开始跟着孟允孟先生启蒙了,现在刚读完《孝经》。”
绍治帝笑着赞他:“孟允是实学名家,请他去你家坐馆,倒也合宜。我只盼着你家雏凤之音能清于老凤,到时候我朝就又多一个治世能臣了!”
贾璋连忙道:“臣很感激陛下的期待,臣一家沐浴圣皇教化,感激涕零,不知何以为报。唯有谨慎勤恳,促百姓安乐,解陛下心忧,再献上一颗忠心罢了。”
“臣平日里也是这样教导儿女的,臣不盼着他们多有能力,但却一定要有一颗忠君爱国之心……”
绍治帝听了后,心情更加愉悦。
他连着说了三个好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