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4(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他们所说的话,无非是恭喜、敬祝贾璋右迁尚书的恭维话, 亦或是依依惜别、万分不舍等伤情离别之语。

在贾璋看来, 这些话全都是老调重弹, 不过是场面话罢了。

他才不会因为这些话,生出什么不舍之情来。

不过这四年来,他们上下级间相处得还算愉快。

更何况, 贾璋心里明白这些属官的想法。

在给上司饯别时, 这些老调重谈的话, 才是最稳妥、最不容易出错的。

正所谓言多必失,若说掏心窝子的话, 动了真情实感, 言语中出了差错, 得罪了贾璋这个上官怎么办?

他们没有办法保证自己能做到万无一失,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谨慎行事。

正是因为理解他们的想法,贾璋才笑盈盈受了这些人的奉承,没有把他们礼送出去……

在众人中,天津府知府张松年富力强、为人精练、最得贾璋青眼。

因此, 在气氛热烈起来后,张松感慨道:“藩台在津海任职四年, 新省之内民和年登,人物康阜;对我们这些下属, 更是悉心教导、爱护有加,我们着实是舍不得藩台啊!”

然后, 又主动建议道:“下官恳请藩台允许我等聊表存心,为藩台准备一场饯别宴会……”

众人听到张松的建议后,纷纷附和起来表示赞同。

但贾璋却面露难色,婉拒道:“多谢大家的美意,只是圣旨已到津海,我却是不好耽搁太久,对陛下的令旨不敬的。”

“待到家人打点好行囊后,我们一家就要乘船北上了。”

“诸位的心意,我心领了。但这个宴会,却不必举办。”

“尔等若觉得我这个上官还算不错,那日后就好好做事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有益于黎庶生民,就算再小的事,你们也要把它放在心中。”

“津海百姓过得好,我在京中才会心安,这就是你们对我最好的礼物了。”

“等你们做出成绩、右迁京师后,我会在京中最好的酒楼里设宴,亲自为尔等接风洗尘的。”

听到贾璋的话后,张松等人心里既激动又惆怅。

凭心而论,对张松他们来说,贾璋绝对是一个好上官。

虽说在刚到任的那年,贾璋处置贪官的手段非常酷烈,让他们看了就觉得胆寒。

但张松等人,还是很理解贾璋的做法的。

毕竟,那时正是推广金米良种、修建海港的特殊时期。

若贾璋这个经略使的手段不强硬,又怎能杀鸡儆猴、震慑津海官场?

后面金米丰收、海港落地,贾璋没克扣他们这些下属的功劳,全都给他们记了一功。

而在后面几年考评时,更是只看功绩,不看人情。

他这样公平公正,底下的官员又怎能不感念他的恩德呢?

而他对待老百姓春风化雨的态度,更是给津海地方官员上了一课。

在贾璋之前,他们从来都不敢相信,戏本中才会出现的青天,居然也会出现在现实中。

虽说在这样的青天治下做官很辛苦,不但不能贪污受贿,还不能懒政怠惰,但张松等人并不觉得煎熬。

他们拿着经略府发放的养廉银子,看着治下百姓越来越好的生活,想到经略使公堂中记录考评的册子,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干劲儿。

做官这么多年,他们就没有比这四年更有激情的时候。

而这一切,都是经略使大人带来的变化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