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两人因为这个闹得很不愉快,直到王熙凤生下女儿巧姐儿后,夫妻间的关系才渐渐好了起来。
后头王熙凤又不知费了好些心思笼络卫若梅的心,又向卫若梅许诺过她日后只会一心抚养儿女,再也不会包揽诉讼给家里带来麻烦了,这才与卫若梅和好如初。
有这样的前情在,王熙凤瞧见旁人家的托请后,自然会谨慎许多。
在听到薛家求的事情既不违法,又符合道德准则后,王熙凤才决定答允薛蝌见他一面。
她可不想再为了几千两银子触犯卫若梅的雷区与国法家规,做那等捡了芝麻丢西瓜的事情了。
至于王熙凤女儿的小名巧儿,自然是刘姥姥取的。
那年冬天天降大雪,刘姥姥带着孙儿板儿进京打秋风。
她先去的地方是荣国府,后去的地方是卫家。
她女婿狗儿家祖上与统制县伯王家里连了宗,如今王子腾王大人外任,刘姥姥想找人帮扶女婿家里也指望不上他。
多番打听后,她决定去寻求王夫人这位老姑奶奶与王熙凤这位姑奶奶的帮助。
刘姥姥不知道的事情是,荣国府的王夫人已经被禁足了。
所以她在前往荣国府时没有见到王夫人,只得了当家奶奶史湘霓与她的一封银子。
没见到王夫人,捧着银子的刘姥姥也不失落,她心里依旧很感激。
就算王夫人瞧不上她这个穷亲戚,她也得念人家的好才行。
荣国府给她的银子是真的,这世间万事万物论迹不论心,刘姥姥过得通透,自然晓得这个道理。
于是她对过来给她送银子的小桃千恩万谢,恭维得小桃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又请小桃帮忙转达自己的谢意,这才带着小孙子板儿离开了。
银子是很好的东西,能买吃食,能买棉衣,能帮助他们一家度过这个冬天。
但刘姥姥心里清楚,打秋风并非长久之道,再多的银子也有花光的那一天。
只有学到手的营生,才是安身立命的本钱。
从荣国府离开的刘姥姥把自己的期望放到了嫁到卫家的姑奶奶身上。
幸运的是,卫家的姑奶奶王熙凤愿意见她这位远道而来的穷亲戚。
在听到她的请求后,王熙凤不但送了她银子,还送了她几张药方。
这些丸药不是治跌打损伤的,就是治头疼脑热的,在乡下地方相当实用,刘姥姥对此十分感激。
王熙凤愿意见刘姥姥的原因非常简单。
她不知道王夫人已经被禁足了,所以她觉得她这样做,可以把算计她的姑妈给比下去。
王熙凤心想,姑妈如此小气,竟只给穷亲戚一封寒酸的银子。
我王熙凤可比她大方多了……
而在交谈的过程中,王熙凤发现这位老人家颇有些智慧,便请她帮总是生病的女儿取一个小名。
她女儿生下来就不足,后头又出痘了,隔三差五就会生病。
刘姥姥她已经七十多了,这是个古来稀的年龄。
王熙凤让刘姥姥帮女儿取小名,也是为了沾沾刘姥姥寿元长的福气。
刘姥姥当时对王熙凤道:“姑奶奶若想让我帮忙取名儿,就管姐儿叫巧儿罢。”
“姐儿的生辰在中元节,取这个名字就是为了‘以毒攻毒,以火攻火’!姑奶奶定依我这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