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必然长命百岁。日后大了,各人成家立业,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遇难成祥,逢凶化吉,都从这‘巧’字儿来!”[1]
王熙凤听了刘姥姥的话,给女儿改了小名,自那之后,巧姐儿的身体也一日日康健起来。
卫若梅知道此事后,亦感叹乾坤无私,善恶有报,若非王熙凤一时动了善心帮了刘姥姥一把,或许就不会有后面的事情了……
王熙凤深以为然,其实这也是她要仔细斟酌薛家所求之事是否违背国法,是否违背道德的重要原因。
她年轻时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眼下却全然没有年轻时那般胆大了。
看着一双玉雪可爱的儿女渐渐长大成人,王熙凤她又怎能不害怕阴司报应呢?
她自己倒是什么都不怕,但她会担心她的实哥儿和巧姐儿因为她这个母亲损了福缘,横遭报应!
如今薛蝌求的事情不违背国法道德,她出头不但不会损伤福缘,反而能伸张正义、积攒阴骘,这是好事情,王熙凤当然会答应。
当然,她愿意答应的根本原因还是薛姨妈寄来的那封信。
薛姨妈说薛蝌愿意倾尽家财请王熙凤帮忙,事成之后必有重谢……
在收到卫家的来信后,薛姨妈让薛蝌做好上门的准备。
王熙凤三日后就有空,到时候她会带着薛蝌可以去卫家,向王熙凤求助。
时光飞逝,转眼间三天后就到了。
王熙凤见薛姨妈过来后,连忙把薛姨妈迎到上首,又让平儿奉茶给薛姨妈喝。
姑侄二人叙了会儿家常后,才把话说到了正题上。
王熙凤听薛姨妈把种种前因后果说完后,让人布置了屏风,这才让人把薛蝌带到小书房里说明情况。
薛蝌来到卫若梅的小书房后,先是把自己精心准备的贵重礼物交给平儿,然后隔着屏风给卫大奶奶,也就是王熙凤请安行礼。
在这之后,薛蝌才对王熙凤诉苦道:“卫大奶奶,但凡有法子,我也不会到处求人了。其实我也知道梅翰林不怀好意,想过与那梅家退亲的。只是我在信中说齐大非偶时,那梅翰林却回信说我多虑了,坚决不肯与我家退亲。”
“我也晓得他是不想落人话柄,让外人说他们家忘恩负义。打得无非是把我们宝琴的年纪拖大了,逼着我们找旁人家把宝琴嫁了的主意。”
“如此一来,便是我们薛家等不得他们梅家的儿子,梅家公子的清名就保住了。可若如此,我们家宝琴又能找到什么好夫君,又会剩下什么好名声?”
“要知道,眼下我们宝琴还顶着梅家公子未婚妻的身份啊!”
“如今托婶娘一起来求卫大奶奶帮助,也不是非得把宝琴嫁到梅家才行。若婚事不能成行,让他们梅家自己找理由退亲也好。”
“只梅家不可无缘无故退亲,也不能指责我们宝琴身上有毛病。这也是我疼爱妹妹的心肠,我不想让旁人指责我家妹妹,更不想耽误我家妹妹的婚事。若大奶奶能帮忙周全这件事,我便是倾家孝顺,亦然心甘。”
听到薛蝌的话后,王熙凤笑道:“这件事倒也不大,那梅翰林我也打听过,四十多岁才中第,熬了十多年才升了翰林,以后是没什么前程了。”
“这样的人,自然晓得眉眼高低,我家去一封信与他,且见他听不听劝。他若不听劝,我们大爷的朋友就在顺天府任职,那梅家公子也在府学读书,给他穿穿小鞋,也是容易得很。”
薛蝌听到后,整个人喜不自禁:“多谢卫大奶奶周全,我眼下带来的这些礼物只是江南土仪,不堪入目,卫大奶奶留下赏人吧。”
“卫大奶奶愿意伸出援手,雪中送炭,此中恩情,我们兄妹没齿难忘,来日必会结草衔环,以此报答卫大奶奶的恩情!”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