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是贾璋,就算太上皇提拔上来一位毫无资历的编修,又有谁敢触怒老龙之威?
所以宋榆接下了名单,高声赞颂起两位陛下的慧眼与圣明……
在被小吏带到翰林院内堂后,贾璋看向内堂上的牌匾。
玉堂。
登临玉堂入云霄,这名字的寓意极好。
他步入翰林院内堂后,只见宋榆坐在首位,另有三位侍讲学士坐在宋榆下首。
在大盛,侍读学士都在御前担任经筵日讲官,甚至还会兼任其他职务,公务十分繁忙。因此这些人并不参与翰林院日常修史等工作。
所以此次编纂会典的副总裁里面也没有侍读学士的身影,只有几个声名不错的侍讲学士出现在太上皇的名单之上。
贾璋进来后,立即上前参拜道:“下官拜见掌院大人与三位学士。”
宋榆让贾璋坐在下首,然后主持会议道:“此次朝廷要编修会典的事,大家应该都听说了。”
“会典的总裁官是我与礼部的两位侍郎,副总裁官就是在坐的三位了。其余的纂修官,要从翰林院中选拔出来。这件事交给许侍讲负责。”
“在太上皇的名单里,许侍讲是副总裁官里面排在第一位的。在修书时,你也要把这副担子挑起来。”
许侍讲听了后喜盈于腮,忙不迭地应了宋榆的吩咐,拍着胸脯保证自己一定会把两位陛下和宋掌院交代下来差事办好。
听到宋榆的话后,贾璋心里十分诧异。
以他三元及第的科名与编修上皇实录、著书《尚书通考》的资历,当得起纂修官的指责。
翰苑里的翰林们又有几个比得上他的资历呢?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他们这一届三鼎甲幸运,一入职就能赶上编修实录的好差事。
但是,若做副总裁官,是不是太过抬举他了?
要知道,其他的副总裁官可都是翰林院里积年的侍讲学士。
而他如今不过是一介修撰罢了。
修史是大事,是断然不可以马虎的。
太上皇要修史,毫无疑问是希望翰林官们为他记功,写下他推位让国、尧天舜地的胸襟与气度。
绍治帝不反对这件事,是因为他在登基后查了盐税大案,处置了不少贪官污吏。若论功绩,也少不了他的一份。
除此之外,记录太上皇推位让国的胸襟气度时也会加强绍治帝皇位的合法性,绍治帝当然会对纂修会典一事大力支持了。
但是,正是因为两代君王都在乎会典,贾璋才为这个副总裁官的职务感到诧异。
要知道,三位总裁官基本上只负责挂名与审核,纂修会典的实际工作还是要由副总裁官来做的。
他这么年轻,能够服众吗?
“掌院学士,下官年少德薄,才疏学浅,如何当得起副总裁官的职务呢?”
宋榆道:“这是太上皇定下的名单,圣意难违,贾修撰还是不要推辞了。你是三元及第的出身,百年难见的文魁,或许上皇就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才把你安排进这份名单的。”
听到宋榆的话后,贾璋才收回前言,不敢有任何自谦之语。
他直接保证自己必然会实心用事,不会辜负太上皇与绍治帝的信任。
贾璋会有这样的反应,主要还是因为太上皇。
如今的朝廷,最不能反对的不是绍治帝,而是退居帝位的太上皇。
有的时候,不在皇位上反而能得到更大的主动权。
在退位后,太上皇以挑拨天家父子为由,发落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