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的想阻击绍治帝的新政,找太上皇进言比对绍治帝犯颜直谏容易多了。
不过,杨宗祯、张泰维和原朴都不会反对绍治帝的善政,周东野和李汲更是对太上皇避之不及。
周、李二人不愿意去找太上皇的原因也很简单。
太上皇已经打算把周、李二党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周东野和李汲自然会担心太上皇在他们去乾清宫后给他们颁布一些离谱的命令。
比如说给他们安排几个狠狠地得罪新帝的任务之类的……
虽然绍治帝和周、李二人都对太上皇的安排心知肚明,但是周、李二人真的过于冒犯绍治帝的权威,绍治帝也会记仇的。
就比如说周东野,这次周党被收拾得这么狠也未尝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虽然周党被收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浊流一党枝繁叶茂、良莠不齐,招惹了皇帝的眼。
眼见着周东野都有些控制不住周党的党人恶劣,太上皇和绍治帝又怎能容忍底下不受控制的疯狗与硕鼠呢?他们当然要借着盐税大案狠狠地削一削周党的锐气。
但是,谁知道绍治帝心里有没有记恨过落他面子的周党党人?
皇帝可是最小心眼的,若是那些事情真的对绍治帝没有任何影响,太上皇又何必做那等无用之功!
他还不是担心周、李二人暗中与绍治帝达成协议,做戏给他看?
不亲眼看着他为了平衡朝廷扶持起来的庞然大物倒下去,太上皇可不安心。
因为以上种种原因,阁老们都赞同绍治帝提出的火耗改革与养廉银制度,纷纷赞美起绍治帝爱护臣民的仁爱之心来。
在绍治帝的主持与几位阁老激烈的辩论后,就养廉银的额度、养廉银分配方案,火耗改革的试点省份、火耗数额的同意标准、火耗改革的主理阁员等事达成了一致。
周东野按照最终方案拟好了旨意,至于这份圣旨能否通过,还要看太上皇的意见。
不过绍治帝知道,太上皇会同意的。
若是太上皇不同意,早在他找众位阁老提及此事前就会阻止他的行动。
所以,这份圣旨必然会成为加盖金印玉玺的明旨,原朴也会按照他的心意,成为火耗改革的阁臣。
第133章 李汲苦恼退路无多,宗祯心许会典功劳
如绍治帝所料, 乾清宫首领太监戴权很快就把加了印的圣旨送了出来。
在原朴的主持下,这份圣旨很快就被下发到地方各布政司衙门,都察院的御史也纷纷前往地方, 监督地方官员改制。
极力反抗新政的户部钱官被下狱,妄图消极反抗且贪弊银两颇多的地方官员被科道弹劾, 在这之后步入刑部大牢与户部钱官作伴。
看着杨宗祯、张泰维, 乃至新入阁的原朴对科道的掌控力度, 李汲在心里暗暗磨牙。
周东野这是彻底被打压下去了。
如今太上皇和绍治帝压着周东野不放、不肯让周东野致仕,不过是不想让内阁首辅的位置空出来,导致他李某人上位罢了。
杨宗祯、张泰维、原朴他们都在吸纳科道菁华。尤其是杨宗祯和张泰维, 这两人做得极为过分!
前者靠着他那些实学大家的弟子收拢由地方按察使司升上来的盐官, 后者靠着前李党成员的身份来疯狂地挖他的墙角。
这样对李党钝刀子割肉的手段, 让李汲恨得要命,而李党内部菁华流失, 只有臭鱼烂虾被留下的现状也是李汲难以忍受的。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