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治帝静极思动,生出再创佳绩之心也不足为奇。
更何况,贾璋在第一次前往玉熙宫轮值时提出的养廉银子确实是燮理阴阳,调和清浊的好办法。
有了这笔养廉银子在,地方官员在被朝廷蠲免灰色收入后也不敢轻举妄动。
朝廷占着为民为国的大义,又给失去了火耗银子的官员发了养廉银子,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在这种情况下,清廉的官员会赞美改革绍治帝是大盛朝的圣君明主,污弊的官员也不得不仔细斟酌生事的代价。
改革的绊脚石必然会被朝廷收拾得凄凄惨惨,贪官污吏也必然会在煌煌史册上遗臭万年。
而且有养廉银在,不听从朝廷命令的官员可不会被人同情,反而会被人戳脊梁骨,绍治帝也不会碍于众意,对不服从火耗改革的贪官心慈手软。
想明白这些事情后,绍治帝已经下定了决心。
于是在朝廷征收秋税前,绍治帝就对几位阁老提出了火耗改革之事。
“朕闻地方官员时常贿赂钱官,在销熔碎银时恶意制造火耗。如此上下一心贪墨横行,实乃朝中大弊。”
“朕有意进行火耗改革,把火耗的数额固定为一成——这是川西地区的碎银熔铸官银时的火耗数目。以此为标准,已经很照顾地方官员了。”
周东野道:“地方截留火耗供给衙门日常应用,已成惯例。若是直接蠲免,统一标准,只怕下面的人会趁机作乱。或是搜刮民财,或是拖欠税款,若是因此损伤陛下的英名,却是不美。”
周东野的羽翼已经被绍治帝拔去了,就连徐梦行都被撵回老家养老去了。
因此绍治帝对周东野的态度很是温和,他也知道,周东野的话是老成谋国之语,并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贾璋那个小年轻都能想到的弊端,内阁阁员们必然也能想到,绍治帝对这件事情接受良好。
原朴在这个时候出声道:“首揆的忧虑极有道理,但下臣想,陛下德泽四海,胸怀天下,想来已经想到这个弊端,不知陛下是否已有定计?”
原朴这纯粹是在唱双簧了,而且在这个时候捧皇帝学生一把,正好方便绍治帝在开完内阁会议后把火耗改革的事情交给原朴负责……
至于向来反应很快的杨宗祯,则是在一旁作聆听思考的模样。
他早就知道绍治帝想要进行火耗改革了,毕竟这件事的开端就是绍治帝与徒孙贾璋的奏对。
在奏对当天,绍治帝吩咐贾璋不必说给杨宗祯听的意思是,当时不是火耗改革的好时机,贾璋不用提醒杨宗祯关心乃至在内阁里提出或高改革的事情。
而非不许把他们两个之间的对话告诉杨宗祯。
绍治帝也不傻,怎么可能会因为贾璋嘴皮子一张一合就说出的保证,就相信贾璋不会向自己的亲师祖转达他本人与君王间的奏对呢?
贾璋是聪明人,他听明白了绍治帝的暗示。
因此在这场奏对之后,杨宗祯和贾璋都没有提及过火耗改革的事情。
绍治帝喜欢贾璋的一点就透,又喜欢贾璋本人的文华与荣国府及时还债的忠心,这才这般喜欢贾璋,让他做御前的红人,又给他积攒功劳的机会的。
这件事情杨宗祯和贾璋心里都明白得很。
而且杨宗祯已经猜到了绍治帝要把火耗改革的事情交给谁去做。
原朴,一定是原朴。
周东野已经彻底被绍治帝打垮了,李汲这个远不如周东野的阁老必然也会紧随其后。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