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客与女客之间只隔了一扇大屏风,还有女先生说书、戏班子唱戏,全家都热闹了一场。
宴席结束后,贾母要带黛玉一起回荣庆堂住。
而贾璋在回鹤鸣苑后,命红杏拿了燕子风筝出来给他,他自拿着风筝去找黛玉。
两人也没去陶园,只在贾母院子里面放风筝,这是两人早就约好的事儿。
黛玉说:“瞧着这燕子,依稀好像回到了几年前。那年三哥哥给我过生日,也放了好多的风筝呢。”
贾璋说:“你若是欢喜瞧这个,我以后年年都给你放风筝。放风筝能除晦去祟,我也盼着妹妹能够日日欢喜。”
黛玉在风筝上面写下自己的祝愿,贾璋把风筝放了起来。
两人就站在荣庆堂的院子里,看着那燕子飞得越来越高,却舍不得拿起金剪,剪断这根风筝线。
天色渐晚,剪断这根风筝线后,他们两个就要分离了。
直到月上柳梢,梆鼓初响,贾璋才率先把剪刀递给黛玉,让她放掉燕子风筝除晦。
黛玉从他手中接过小巧的金剪,放走了燕子风筝。
她看着那只风筝渐渐与朦胧的夜色融为一体,不禁想到冯正中的《长命女》。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
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1]
这真的是很美好的祝愿,她和三哥哥,日后也会如此吗?
她想到两人即将分别,不禁轻声道:“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2]
贾璋听黛玉偶发诗兴,只觉句中有伤怀之意,正中他本人情思。
他心中竟生出一二酸楚之意,他能安慰黛玉不要因为别离伤怀,但却免不了本人的伤怀。
这是人之常情,并非理智足以压下的。
可他也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却是不能大谈不舍之情,让黛玉为难的。
“我明天送你回家,我以后会去看你的,我……”
说到最后,贾璋却不忍继续说下去了。
黛玉看着他,把青雀拿出来的荷包放到贾璋手里。
她说:“我都知道的,三哥哥。”
贾璋点了点头,把黛玉送到贾母身边才离开。
而他在回到鹤鸣苑打开荷包时,便见到荷包里面装着的芙蓉与海棠的花瓣。
除此之外,还有一张折成方形的雪浪纸。
贾璋打开那张纸,只见上面写着一首吟诵芙蓉花的绝句,却与他上次送到黛玉手中的海棠七绝互相唱和,用词用句典雅至极。
他瞧着那淡粉色的芙蓉花瓣与金红色的海棠花瓣,心里很是欢喜。
他小心翼翼地把那张诗稿折好,放回到天青色的白鹤荷包里。
最后,他珍而重之地把荷包放到了枕边。
今夜,他将在芙蓉花香中沉睡,只可惜海棠无香。
不过他又转念想到,海棠无香,才能更好地衬托芙蓉,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第131章 落英宅邸黛玉归家,举重若轻小惩大诫
翌日上午, 林如海和黛玉启程回家。
因为前几天林家的仆役就在陆陆续续地搬东西了,所以这次林如海与黛玉回家时不用带太多行李,倒是省了不少事。
贾璋骑马跟在黛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