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9(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来,有养廉银子的大义在,底下的官员掀不起什么风浪来。大多数官员都是折中的,只要日子能将就过下去,又有谁会铤而走险呢?

三来,这件事没有触及勋戚宗亲的利益,不会致使群臣动乱,进而影响到绍治帝皇位的稳定,他做这件事情并没有什么风险。

至于在这个过程中难免要杀几个贪官污吏,在绍治帝心里也不是什么大事。

若不杀鸡儆猴,又有谁会愿意放弃唾手可得的赃款呢?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哪个圣君明主不是踩着皑皑尸骨上位的?

绍治帝在自己还在宫中读书时,就已经做好未来要杀人的心理准备。

更别说那些贪官污吏本就该死,他这么做完全是在替天行道嘛!

至于第一笔养廉银子要从哪里来,绍治帝心里也有了主意。

别人不知道,掌管了东鸾卫的绍治帝却是知道的。

太上皇安插在江南的眼线给太上皇送来了密报,疑似是甄家的罪状。

据夏原吉的禀告,太上皇看了密报后就摔了药碗,气得连晚饭都没吃。

再加上太后娘娘与老九时常在太上皇面前上的眼药,绍治帝心知甄家已经是秋后的蚂蚱,再也蹦跶不了两天了。

到时候把从甄家抄出来的钱拿来做第一年的养廉银子就可以了。

等到第一年过去后,绍治帝就不用操心养廉银子的事情了。

他完全可以用省下来的火耗银子来支付养廉银子的花费,还能剩下许多银子留在国库里弥补朝廷每年因为灾情产生的亏空……

贾璋虽然在绍治帝面前侃侃而谈,但他也知道绍治帝不会因为他的三言两句就头脑发热地直接下达旨意的。

朝廷大策,若没有经过内阁大臣们的完善,若没有经过太上皇的点头,又怎么可能成为加盖金印玉玺的明旨了?

贾璋更不会妄自尊大到觉得自己这个刚入仕的翰林官能参与到朝廷大策当中,于是他对绍治帝诚恳地道:“微臣年幼德薄,策论中缺漏甚多。若能为陛下抛砖引玉,就已经是微臣天大的福分了。”

能为陛下效劳,微臣十分荣幸。但是微臣的想法还不成熟,若陛下觉得微臣的主意切实可行的话,那陛下可以去找阁老们商议此事。

具体该怎么做,臣实在是没经验啊!

听到贾璋的陈词后,绍治帝轻笑了一声。

杨阁老的徒孙果然和杨阁老一样,说话都是这样滴水不漏,不肯给自己留下半点把柄的。

不过绍治帝不讨厌贾璋的小心机,若是没有心机,贾璋在朝廷上也走不了多远。

绍治帝心想,他这位小状元还是很忠心的。

荣国府的欠债貌似就是他这位小状元亲自去国库还的,而且他私下还很用功,——条理清晰的计策和详略得当的朝会记录可不是临阵磨枪就能做到的,绍治帝能看出来他这位新点的小状元私底下为轮值做了多少准备。

想到这里,绍治帝对贾璋道:“朕还是那句话,小贾爱卿你太过谦了。”

“朕今天问你关于火耗的事,你不必说出去给你师祖听。朝廷里的事情很多,朕不急着落实这件事。你先帮朕整理朕批完的折子吧。”

听到绍治帝的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