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5(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过现实主义者们已经意识到了,虽说翰林是“储相”,但是真正入阁的翰林官还是凤毛麟角。

翰林院里坐蜡的清贵老爷们数不胜数,不是谁都能熬出头来的。

所以比起在翰林院里苦熬,还不如直接选官。

家里有人脉背景的想办法捞个给事御史、主事中书当当,也能摸到一二实权;没有背景的外放到地方做一任知县,亦能一展胸怀抱负,就算失败了,也能舒舒服服地做土皇帝……

不过贾璋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去翰林院做修撰,所以他也不用操心这些事,只用安安心心地琴棋书画诗酒茶,享受他难得假期就行了。

待到四月二十五这一日,新科进士们的假期结束了。贾璋早早起来换了官袍,提着碧玉琉璃灯出门前往翰林院点卯。

因为荣国府距离宫城较近,贾璋没在路上花费太多时间,抵达翰林院的时间也很早。

跟着翰林院的书办办理完签花押、领笔墨、分配值房等一系列入职流程后,贾璋回到自己的值房里给自己泡了一壶茶,然后安安静静地等待翰林院掌院学士宋榆的到来。

修撰和编修们要跟着侍读、侍讲等上官做事的,贾璋还不知道自己会宋掌院被分配到谁手底下做事。

反正不会是赵师叔就是了,因为去年冬天的时候,赵仪赵师叔就已经升官升到大理寺去了。

让贾璋感到惊喜的是,宋学士给他分配的上官是韩凭。

韩凭是贾璋的老熟人了,在贾璋来翰林院做历事监生时,两人就成了好朋友。

贾璋离开翰林院后,两人也有通信。

最重要的是,在赵仪离开翰林院后,韩凭因为积年的资历与赵仪的推荐升官了。不说两人本就是朋友,只说有赵仪的这份提携之恩,韩凭就不可能对贾璋不好的。

宋榆看着贾璋亮晶晶的眼睛,捻须微笑道:“跟着韩学士好好做事。”

韩凭争着抢着要带贾璋,为了这件事,韩凭那个闷油瓶居然提着腊肉跑来给他送礼了,这可是难得一见的新鲜事。

宋榆笑都笑了,又怎能不成全韩凭的心愿呢?

第116章 翰苑当差工作纪实,迎春婚事相看家萍

韩凭升职后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在史馆修实录。

贾璋跟着他做事, 自然也要去史馆当差。

贾璋之前就在翰林院做历事监生时就接触过这方面的工作,因此他上手很快。

韩凭没带他多久,他就能独立完成工作了。

他不但自己做得又快又好, 还能指点手底下的两个小编修修改实录条文呢。

贾璋手底下的两个编修从庶常馆散馆没多久,不像那些积年的老编修资历深。

这两人的脸皮全都嫩得很, 贾璋指挥他们做事时全都心悦诚服, 一点儿都不让贾璋多操心。

贾璋非常感谢韩凭的帮助, 他知道,他这位朋友一直都把他当做孩子看待。

这两个老实的小编修必然是韩凭特意分给他的,韩凭虽然不说, 但贾璋心里记得这份恩情。

在编史之余, 贾璋还时常去阅读翰林院收藏的诏书、表判、卷宗以及孤本。前者是为了未来更好地工作, 后者则只是因为贾璋自己喜欢。

韩凭始终都觉得开卷有益,因此很支持贾璋多读书。

最重要的是韩凭这人一心忠君报国, 绍治帝说他期许贾璋成为三元及第的文宗, 韩凭也把这句话记到了心里。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