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登基后嫡系不多, 作为天子门生,在这一科考中后很容易得到新帝的重用。

所以准备参加明年恩科的人也非常多,根据雪檀的禀告,贾璋知道贡院附近的客栈民居与各省的会馆里都住满了,就连京郊的庙宇里都有没地方住的举子落脚。

这意味着明年春天参加会试的举子人数没有一万也得有□□千,反正参加明年恩科的人数绝对会比参加前两科会试的人数多就是了。

眼下正是腊月,距离会试也没两天了。

对于新帝来说,会试主考官的人选最好是他的潜邸师傅,礼部尚书原朴。

要知道,在黄秋楼致仕后,内阁就空出来了一个位置。

而在新帝的嫡系中,原朴是距离这个位置最近的人。

新帝当然会想借着恩科的机会给原朴增添资历,然后把他增补进内阁,做自己的心腹。

诚然,杨宗祯和张泰维很让他满意。但是比起太上皇留给他的辅政大臣,还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人用起来更放心。

当新帝向内阁阁员们提出了原朴这个人选后,张泰维抢先道:“原尚书做过陛下的老师,如今由他来主持陛下即位后的第一场恩科本就是佳话,臣对此并无异议。”

周东野咳嗽了一声,颤颤巍巍地道:“如果太上皇没有意见的话,那老臣也没有意见。”

李汲悄悄儿地瞪了张泰维一眼,然后笑道:“回禀陛下,臣附议周阁老的话。杨阁老,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意见?你对原大人满不满意?不满意的话,你有没有别的人选推荐?”

杨宗祯不好意思地露出一个微笑:“原尚书文采出众,我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但是李阁老,你也知道,我门下三个徒孙今年都要参加会试了,我对这件事得避嫌……”

他说的徒孙自然指的是贾璋这样的嫡系徒孙,而不是门生的弟子。像杨宗祯他们这样的当权大臣,嫡系弟子没两个,门生却收了一大堆。

若是对门生的弟子也得避嫌,那以后会试就不要找当权大臣主持讨论了。

不过今年确实巧,贾璋、叶荆和沈四象的弟子应辉都要参加会试,杨宗祯说他要避嫌也合乎规矩。

而周东野和李汲对新帝的态度并不恭顺,这与他们还债速度并不匹配。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无非是太上皇这个人罢了。

其实在太上皇刚退位的时候,周东野和李汲还纠结过他们要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太上皇和新帝才能保住自己的权位。

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了,太上皇根本没给他们选择的权力。

在太上皇的规划里,年轻的杨宗祯和张泰维是新帝的辅政大臣,而周李二党不过是磨砺新帝帝王手段的磨刀石。

周东野平静地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他当初获得权位,就是因为他愿意奉承太上皇,愿意为太上皇做脏事。

如今太上皇虽然退位了,但是他手里拿着玉玺和兵符,和没退位也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他除了听从太上皇的吩咐外别无他计,即便他按照太上皇的意思去做,必然会得罪新帝。

可是他犯的事情太多了,周党身上的小辫子也太多了。若他不听太上皇的命令,周氏一族就等着满门抄斩吧。

李汲的心态却没有周东野那么好。

他向来自诩为清流领袖、朝廷栋梁,怎能接受这样的结局?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