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的少爷, 可不是他们这些外官能得罪起的?
而那些能得罪起贾璋的人,本也不会为了见杨宗祯就急吼吼地跑过来给贾璋这个国子监生送礼。
在休沐日结束后,贾璋抱着他打理好的梅枝前往文渊阁当差去了。
一走进文渊阁的院子,贾璋就见到院子外站着一群眼生的官员。
这些人大概就是最近进京述职的外官了,昨天想要给他送礼的大多数都是这样人。
贾璋没多看他们, 径自走进了杨宗祯的值房。
而在贾璋走进杨宗祯值房的时候,有人拉住了文渊阁的小吏问道:“刚才过去的那位小兄弟是谁?他怎么穿着国子监生的斓衫, 没穿官服就来了?”
小吏嘿嘿一笑,轻轻搓了搓自己的手指。
在一块银锭滑进小吏的袖子后, 这位小吏才小声道:“那位小老爷穿斓衫,是因为他本来就是国子监生, 原本是在翰林院里历事的。他姓贾讳璋,表字茂行,是杨阁老嫡亲的徒孙。至于他为什么在文渊阁……”
看到身边凑过来的人多了,小吏便再次摩挲了两下自己的手指。
围着这个小吏的几位地方官不约而同地想,这人当真是贪得无厌。
可最终,他们还是让银锭再次滑进小吏的袖子。
这小吏满意地道:“前不久阁老的中书外放了,杨阁老菩萨一样的人,考虑到翰林院年尾事多,就没麻烦他们,而是让小贾解元过来帮忙了。”
大家都知道杨宗祯让贾璋入值内阁,目的就是为了历练贾璋这个徒孙。
但是聪明人都会说,杨阁老让贾璋过来顶班是为了不给翰林院添麻烦,这还是阁老的体贴……
这些打听消息的地方官全都会意地点了点头。
他们已经得到了他们想要的消息。
小贾解元这个徒孙在阁老面前真的很得宠,若非如此,杨阁老又怎么会把他提拔到文渊阁?
还有些眼尖的人发现,贾璋没去内阁中书们办公的东西庑房,而是直接走进了阁老值房,还好半天没出来。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贾璋的办差地点很可能不在东西庑房,而是在杨阁老的值房。
杨阁老看重贾茂行,以至于把此人带在身边言传身教。
天爷啊,这就是有靠山的待遇吗?
可惜他们这些人不是没有靠山,就是靠山本人都是缺靠山的人。
羡慕二字,他们早都说倦了。
而贾璋在走进杨宗祯的值房后,与赵屿一起把房间打扫干净了。
当然,主要干活的人是赵屿。
贾璋负责的工作是把梅花插瓶,给杨宗祯泡茶调香,整理书案上的文书和卷宗。
不过即便如此,赵屿也很感谢贾璋帮他的忙。
毕竟贾璋他是阁老的徒孙,就算不做这些事,也没人会说贾璋做得不对。
待到把杨宗祯的值房打理好,赵屿就离开了。
贾璋则坐到书桌前写卷子。
杨宗祯给他出了一小摞时务策题目,告诉他没事做闲着的时候可以做两张卷子练练手。
待贾璋写到“三代之取士也,必学而后入宫,必试其事而能,然后用之”[1]的时候,杨宗祯终于下朝回文渊阁了。
贾璋听到声音,放下笔迎上去,接过杨宗祯脱下来的鹤氅挂好。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