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不被允许抄录。
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贾璋在国子监历事的时间有限,赵仪当然不会让他在外头瞎忙浪费时间。
拿着他批的条子去读这些在外头找不到的书才是最要紧的。
贾璋并没有辜负赵仪的好意。
即便他读书的速度很快,他还是每天都如饥似渴地徜徉在书山之内。
而且他每天都会把自己的读书心得交给赵仪和叶士高。
他的读书心得质量很高,叶士高和赵仪看了后都很满意。
除此之外,贾璋给其他翰林帮忙时亦是尽心尽力。
赵师叔让他下午去看书的做法是不合规矩的。
他做事时用心一些,也能最大程度地平息那些不太好听的流言。
就在贾璋在翰林院勤谨当差时,京城里飘起了轻薄细碎的雪花。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但是,住在宫城里的乾元帝却生不出赏玩冬景的雅意。
他又生病了。
在戴权的伺候下,乾元帝喝下了齐守礼开的药。
他瞧着殿内插着红梅的玉瓶,心里只觉索然。
他还记得他小时候最是有一份古怪脾气,一到冬天就要在案上供上一枝红梅。
若是没有红梅,他便不肯读书。母后为了让他好好读书,每天都会让嬷嬷去御花园折梅。
那是一段多么轻松快意的时光呀。
母后已经去世很多年了,他也老到了现在这种地步。
不知道明年他有没有力气去御花园踏雪寻梅呢?
想到这里,乾元帝忍不住咳嗽了起来。
他接过戴权递过来的燕窝雪蛤汤,喝了两口,压下了那阵咳意。
然后对戴权道:“让他们三个进来吧。”
人不服老不行。
若想多活两年,还是得退位。
即便他不甘心。
戴权接过了乾元帝手里的汤盅,将之放到一旁跪着的小太监手里。
然后转身走出了东暖阁,把那几位在外间等着的大臣们带了进来。
“陛下,杨阁老、张阁老和严大人到了。”
外面等着的人正是东阁大学士杨宗祯,琼英殿大学士张泰维,以及京营节度使严敬。
走进殿内后,三人齐齐跪下行礼:“臣等叩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
此事乾元帝已经从床上坐起来了,他对眼前几人道:“众爱卿不必多礼,起来吧。”
“戴权,赐座。”
杨宗祯等人从善如流地站了起来。
戴权也带着几个小太监给杨宗祯等人把座位安排好了。
乾元帝时常越过内阁,直接叫杨宗祯和张泰维来东暖阁议事,这件事其他阁臣都知道。
周东野和李汲对此很是不满,但他们清楚,这是皇帝分化相权的手段。
他们绝不能对此表露出任何不满来。
甚至不能因为此事为难杨宗祯和张泰维。
他们伺候的这位陛下是出了名的小心眼,谁知道他们为难了杨宗祯和张泰维后,陛下他会怎样想?
杨宗祯等人落座后,戴权就把刚才做活的小太监们撵了出去。
殿内伺候的人也全都变成了聋哑的太监。
杨宗祯见戴权如此郑重其事,便知今日必有大事发生。
他的心瞬间提了起来,大脑里也敲响了警钟。
他有一种预感,接下来的事必然是是他人生命运的转折点。
他必须做好准备,全力以赴地应对接下来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