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0(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担心老太太为了贾政,就把林姑娘定给二房的宝玉呢。

谁能想到王夫人会防贼一样防着外甥女呢?

她这妯娌,倒是真把宝玉当做香饽饽了。

真是引人发笑。

若宝玉真那么好,王家为什么把他们家的二姑娘熙鸾定给了史家,而不是将之许给宝玉呢?

第54章 寒冬无雪朝廷乱斗,扬州茶汤九九消寒

乾元四十九年入冬后一直都没下雪, 天气却冷得要命,许多人都将之视为上天示警。

只是皇帝陛下他乾纲独断,朝野上下是没人敢上谏让乾元帝下罪己诏的。

但奏疏还是要上的, 于是御史言官们纷纷上书,指责大臣无德, 抨击周、李二人广结朋党, 暗藏权相之心;还有人建议朝廷收归国库欠银、均输田亩, 取缔“预提盐引”等饮鸩止渴之策。

这些人里面有人是大臣羽翼,却戴上了忠臣面具搞党同伐异那一套;有人腹藏荆棘,想要借此机会抨击宰辅以邀直名;但也有人是发自内心地想要激浊扬清。

诸王也趁机浑水摸鱼, 希望自家能够渔翁得利。

水被彻底搅浑了。

杨宗祯在周、李二人面前谦和恭敬, 只希望能把自己从风口浪尖里摘出去, 但最后还是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

他的门生池纪弹劾他随波逐流,非大臣事体;胸怀异志, 藏伊霍之心。

这句话前半句根本不算什么, 就算有人在杨宗祯面前骂他是纸糊的阁老, 他都能唾面自干;可问题是后边的半句实在是太毒了,陛下年纪老了,而伊霍又是行废立之事的大臣。

瓜田李下,圣上如何不疑他呢?

他自问对池纪不错,而且弟子参老师乃忤逆之事, 传出去池纪的名声也是要毁掉的。

所以到底是谁在弄鬼儿。

他这些年的阁老也不是白做的,一查就查到了端倪。

徐梦行, 张泰维。

周、李二党的人居然都掺和进来了。

原来如此,他们是要拉他下水。

周东野和李汲斗得如火如荼, 又怎会给他渔翁得利的机会?

想明白了这些关节的杨宗祯开始琢磨着怎么写自辩表文,而叶士高却一口气弹劾了周、李二党所有的阁臣。

他弹劾周东野入仕前贫寒如洗, 入仕后却田连阡陌;弹劾李汲之子垄断松江棉布,与民争利;弹劾徐梦行养七房小妻,无大臣事体;弹劾张泰维为了自家生意,极力主张‘预提盐引’损公肥私;弹劾池纪污蔑师长,实为忤逆。

他还写道:“流水汤汤,清浊兼杂。清者亦可浊,浊者亦可清。党人看不惯无党之人,阴使其徒弹劾其师,此心何其可诛!臣伏惟恳求陛下,正此不正之风,以停党锢之祸、还庙堂清风。”

此疏一出,乾元帝都有些讶异。

杨宗祯这徒弟这么莽撞吗?

进上的奏折是要经过通政司的。

通政使是他的人,不会截下叶士高的折子,但是也不会管折子上的内容会不会外流……

所以,叶士高是一得罪就把人全都得罪尽了?

可是乾元帝很快就反应过来了,把所有人都得罪了就等于谁都没得罪。

而且叶士高事无巨细的弹章确实起到作用了,乾元帝知道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忠臣、廉臣,可是一看到他们到底有多贪婪后,还是忍不住生出一丝怨气。

或许这就是叶士高的目的?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