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5(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场。

莫伦亲眼见证了奥地利股市崩盘。

从维也纳回到伦敦的一路上,也亲眼经济危机开始逐步向欧洲其他国家蔓延。

不过,这股萧条之风尚未吹到英国。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伦敦证交所的繁荣依旧。

细看近期的金融交易数据,不难发现自六月起,欧洲市场对美国的铁路投资正在放缓。

莫伦很清楚维也纳股市崩于?铁路投机,相?似的情况一定会在美国再度上演。

不只是她,在伦敦金融城里不能说每个人?都预估美股铁路股票会暴跌,但90%的投资者近几年都不再看好这个市场。

不看好是一回事,但人?们也都想再多赚一点。

持股者多数都在等待,等股价更高一些就高位抛售。

这是一场高风险投机。

股价被推得越高,越有一种雪崩前的宁静。

仿佛能听?到一阵高过一阵的点鼓,响彻交易所上方。

击鼓传花,许多人?都在赌崩盘之“花”不会落在自己手上。

莫伦也不希望做接花人?。

她知?道最保险的是一分钱也不往里投,但只把金条藏家里,它无法?增值。

高收益总是伴随高风险,想要赚一笔大的,已经做好损失的准备。

这种时候,如果能获得更多专业分析,是能降低投资风险性。

最后,莫伦提议组建临时投资小队。

她向麦考夫发去?了邀请。

智者不入爱河,这次是邀请麦考夫去?金钱的汪洋大海里游泳。

已知?福尔摩斯先生对维也纳股市的精准预判。

如果他有兴趣炒一波美股,但因?为分身乏术不可能亲自去?纽约,缺乏一位可靠代人?,那就加入投资小队。

麦考夫在接到消息的三天后表示同意,只要能接受他的一个条件——必须由他做最终决策者,决定买卖股票的日期与交易量。

如果赚了,不用给他额外的咨询提成费用。

假如这次预测失误,每人?自负亏损,他也不会负连带责任。

条件不算苛刻。

莫伦同意了,就看雪莉方面?是否相?信麦考夫的能力。

雪莉承认她有赌的成分,但凭着相?信莫伦的眼光,还是签订了书面?合作协议。

绰号「帕玛森奶酪」投资小队正式成立。

莫伦在雪莉赶回纽约之前,给了她一本自编的密码册子。

之后,雪莉观测美国市场动态,实时向伦敦传递信息时,需要使?用加密的方式发送电报。

电报圈的消息有太灵通,这是谨防交易讯息外泄。

有时,一夜之隔就是天翻地覆。何时交割股票的讯息,某种程度是一种绝密。

*

一个多月,转瞬而逝。

10月3日,周五,下午四点半。

莫伦结束了当天课程,立刻赶往金融城附近的『甜甜屋咖啡厅』。

她没有坐车,而是疾步快行,因?为工作日金融城一带总是道路拥挤。

各家咖啡厅的客人?是络绎不绝。

大批金融从业人?士与投资者们聚集于?此,交换每日最新的市场信息,或是拟定股票实时买卖。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