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莫伦:“也不能下定论。杜克能有双面人生,说?不定莫什么蒂用一支笔能写出截然不同的两种文?风,而这种秘密不为外人所知。”

秘密。

这个词提醒戴蒙想起一件事。

他之前?就想问,为什么莫伦与麦考夫经过那一夜的山顶露营,就如同神助般解开了谜团,清了杜克的复杂作案模式。

戴蒙:“我有一个小?问题。7月8日两位带着许多疑惑来?到瑞吉山,仅仅在山顶过了一夜,为什么能找到好几个侦查方向呢?是不是有某种获得灵感的小?技巧?能不能教教我?”

八月的瑞士,夜间八点半。

黄昏悄然而至。

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连绵青山被蒙上一层旖旎的霞光。

莫伦与麦考夫听到戴蒙的提问,两人下意识看向对方的眼睛。

莫伦:没有能教授他人的技巧,有的只是那一夜她在福尔摩斯先生的眼睛里看到了星河绚烂。

麦考夫:不存在可以被旁人学习的技巧,因为那一夜他在海勒小?姐的眼睛里看到了浩瀚银河。

两人的目光一触即分。

下一刻,居然异口?同声地回答了戴蒙。

莫伦:“始终能勘破迷雾,无?非坚持一个念——智者不入爱河。”

麦考夫:“永不被世间事迷惑,只需保持一个原则——智者不入爱河。”

话音落下,两人都不免微微一愣。

下一秒,再度四目相对。彼此的眼神却都变得非常平静,甚至能迅速露出一个标准微笑。

夏风吹过,吹得树叶莎莎作响,吹起莫伦与麦考夫的发丝微微飘动。

两人却旁若无?事,仿佛没有察觉到风动,仿佛内心毫无?波澜。

“啊?”

戴蒙不解地眨了眨眼。

这答案有点深奥了,还?是他想要的一学就会的小?技巧吗?

第68章

十月初,伦敦接连下了几天的雨。

不知?不觉间,沿街的绿色梧桐叶被染上一缕熏黄。

1873年的秋天来了。

上个月,「伦敦女子医学?院」正式成立,迎来了它的第?一批女大学?生。

一共十八人?,年龄分布在18岁~40岁。只看能否通过招生考试,录取条件不限未婚、已婚或丧偶。

莫伦在八月末回到英国。

九月起,成了十八位女性医学?生中的一员,开始了她的走读大学?生活。

对她而言,大学?的课程简单,多是已经掌握的知?识。

她更清楚医学?院的部分授课内容,碍于?时代认识与技术的局限性,其论是错误的。

存在论错误,这太正常了。

科学?是在探索中不断进步,医学?的发展也不例外。

莫伦仔细听?讲,就是为了掌握19世纪的医学?体系与当代的研究方法?。

那才能在将?来更正其谬误部分,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即便不是她本人?进行一线实验,但也能提供研究所需的资金支持。

原则上,女子医学?院规定医学?生需完成四年的本科教育。

对于?从零开始的大学?生,绝大多数人?需要这样的时长?去?构建相?对完整的医学?知?识框架。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