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3(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笔记却没能反映出迈耶的观测热情。

看不?到密密麻麻的数据,也不?见洋洋洒洒的心得,每页只有潦草几笔,像是为了应付功课。

翻阅整本笔记,这是1873年当年的记录。

时间跨度从1月5日~6月20日,一共记录了13个夜晚。观星频次不?高,基本每月两次左右。

在最后?一页,页只有寥寥几笔。

仅记录了三条数据,记录时间分别是:

“6月19日,23:34”,“6月20日,01:45”,“6月20日03:27”。

三条数据的笔迹一致,最后?一条也未显出匆忙收笔的迹象。

或能说明至少在迈耶被发现死亡的一个小时前,他还是维持着不?太专注的观星状态。

莫伦在停尸房翻查了所有证物。

确认迈耶的衣服鞋帽全部完好无损,这与他没有受到外伤击打?的尸检结果一致。

没有发现他随身?携带钱包,只在外套口袋里找到3马克,这笔钱足够他从南郊坐马车返回?学校。

然而,要对?这些物品进行指纹检测是一件非常繁琐的工作?。

迈耶的尸体与他的物品都几经辗转。

6月20日,农夫老卢卡斯在凌晨四点半看到蓝光,随后?发现了草丛里的尸体。

他折返村子叫人看守尸体,再把这件事报给了当地治安官。

上午七点,尸体被暂时运到村庄停尸点。从死者的衣服口袋里,找到他的学生证件。

九点半左右,消息被送至大?学。舒兹教授找到了慕尼黑警局,警方把尸体与证物转运回?了市内。

6月23日,舒兹教授不?满警方的调查结果,又把尸体与证物运回?了学校医学院。

从尸体被发现到最后?送入医学院停尸房,三天?里接触过迈耶随身?物品的人包括村民?、警员与校方。

如今,人们?没有不?污染证物的意识。

现在又是6月夏季,大?家不?似冬天?会习惯性地佩戴手套。

这些因素导致证物表面的指纹来源非常复杂。

碍于如今检测设备非常落后?,更无法用计算机技术处叠加在一起的指纹。从提取、比对?到分析指纹,只能通过人工手段完成。

莫伦先去往警局,再到南郊事发地。逐一说服那些接触过迈耶死亡现场物品的人,留下他们?的十指指纹作?为对?比样本。

说服过程不?必详述,无非晓之以(威逼),动之以情(利诱)。

校方接触过证物的那些人,也要对?他们?进行指纹收集。是把这个较为轻松的活,交给了助手阿洛特女士。

加上死者迈耶本人,总计提取了28人的指纹样本。

再把所有证物的指纹都提取出来,分别与28人的指纹样本进行对?比,最终再拍照留档。

完成这一系列的复杂操作?,天?色已黄昏。

夜间八点多,晚霞绮丽,晕染天?空。

夏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此起彼伏地弹奏着欢快夜曲。

莫伦带着指纹痕迹检测报告,去往大?学附近的餐厅。

距离敞开餐厅大?门?尚有十五米,就闻到令人食指大?动的煎香肠味。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