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7(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麦考夫原本租住在证券交易所附近的旅店。

当维也纳交易所的全部股票股价都一泻千里后,交易所一带的气?氛从繁华忙碌变成哀嚎不休。

互殴打架、逢人就骂、极端自杀等等,这些非常影响居住体感?的事时有发生,吵到?人晚上睡不着觉。

麦考夫搬到?人流稀少、环境空旷的城郊。

莫伦也换了地方,搬到?隔壁,让两人做了邻居。

说是邻居,两个院落相隔三四十米。

6月23日,上午十一点?。

莫伦返回租借的城郊院落,没有回自己的住处,而让自家车夫把马车驶向隔壁麦考夫的院子。

今天上午去交易所,完成本次做空交易的最后交割。

马车里,装了重达将近一百千克的黄金,约合一万三千英镑。

考虑到?奥地利的银行系统备受冲击,已经无法维持正常运作。

这时候结算股市所得利润,直接取出黄金才能落袋为安。

如果用汇票或跨国转账,说不定等到?提取钱款时发现银行账户被冻结了,或者银行直接破产了。

莫伦额外给了费舍尔与戴森一笔额外奖金。

感?谢他们提供了热情又专业的金融服务,祝愿他们生活愉快。

这句话也就“热情”稍微沾边,而“专业”、“金融服务”是与事实完全不符合。

真或假,又有什?么关系呢。

重点?是费舍尔与戴森拿了封口费,懂得不乱说话,他们就能在股市持续低迷的时候仍旧“生活愉快”。

从伦敦到?维也纳,莫伦来时各国的经济向好,社会?环境则相对稳定。

现在她即将返程,可从奥地利向外扩散的金融恐慌,已经逐渐引发各地经济动荡,旅途的不安定因素快速上升。

如果随身携带这批黄金返回伦敦,旅程的艰难度势必翻倍。

麦考夫主动提出帮忙运输,他可以走安全又隐秘的外交通道,把黄金转运回英国。

他本就要为“一个朋友”,帮对方在维也纳股市里的获利转运回伦敦。运一份也是运,运两份也是运,就是一件顺手的事。

莫伦确信所谓的“一个朋友”,指的是福尔摩斯先生本人。

她不太?清楚这个时代是否有法令,对白?厅事务官在外国的证券交易做出限制。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比如借以他人名义?进行交易,但不留任何凭证,事后交割钱款时只说是一笔生日礼物。

这种暗箱操作,需要足够的信任或是利益交换,想?来麦考夫不会?留下?授人以柄的痕迹。

“您来了。”

麦考夫与莫伦一起?,分批把十箱黄金运到?了地下?室。

他已经提前?清空了地下?室大桌子,可以分散摆放十只皮箱,便于开?箱验款。

“先确认金额,再签转运协议。”

两人谁都没说不必验款。

涉及大额资金,每一步手续办得越稳妥,越能长久合作。

今天,莫伦为了不显眼,用十只普通皮箱装黄金,也就不会?突兀地配备高级锁。

每只箱子配以轻便铜锁,锁住两个拉链头。现在用钥匙一转既能打开?。

麦考夫从头到?尾数了一遍,确认无误又锁上了箱子。

两人离开?地下?室,前?往书房。

莫伦收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