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6(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易景臣从两个颓废男人面前跑过,哒哒哒追逐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

有几个当地小孩,急得追在易景臣背后大喊,“那不是蝴蝶,是大蛾子!”

“千万别抓它,你要是逮住了,公蛾子都会扑过来!”

“啊???”易景臣缓缓打出几个问号,扬起手,眨巴眨巴眼睛,无辜地说,“我好像抓住了。”

“……”

当地小孩默契地退后半步,然后四散跑开。

有个光脚小男孩,跑出几步,还转头朝易景臣喊,“你完了,你身上都是蛾子的粉,你会被公蛾子埋了!”

易景臣受到惊吓,慌忙把蛾子放飞,自己原地跳了好几下。

他想不通。

人家都是招蝴蝶,怎么自己会招蛾子呢?

这边山脉分布着好几个村落,情况大同小异。

村里有水有电,会在固定的时间下山赶集,和外界保持沟通。

此前,有记者对村里的情况进行报道,发现他们村子最大的问题,在于食物来源。

附近村落的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以打猎为生。

近现代,他们可以捕杀的动物越来越少,加上很多动物成了保护动物,导致村里人一度陷入贫瘠。

上次采访之后,专家为他们规划了新的耕地区,还送来许多可以在高海拔种植的作物。

易景臣到来时,当地已经能够自给自足,却依然保留打猎的习惯。

很多小孩学会走路之后,第二件事就要学会进山打猎。

只是现在的打猎,基本以玩乐为主,狩猎工具威力比较小,顶多只能打几只野兔子。

易景臣过来的第三天,跟随他们进山打猎,看所有孩子灵巧的上蹿下跳,感觉自己心脏受不了。

好家夥,要知道他们一旦失手,下面就是深渊,滑下去不死也得残。

再瞅瞅那帮小孩,不愧是新开的账号,有新手保护期。

此次易景臣来访,主要为了解决第二个问题:教育。

当今时代,生活在城市里面的人,都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认知。

这里的小孩,爸爸没读过书,爷爷没读过书,祖祖辈辈都没读过书,没有人给他们灌输‘必须读书’的观念。

即使镇上的希望小学不收费,还给他们管饭,孩子们也不愿意去。

他们呆在山里自由自在,为什么非要被关在学校?

易景臣赶来之前,陆续来过几位记者,当地扶贫干部和学校老师,也挨家挨户走访动员,收效甚微。

这里的人,领地意识特别重,对于他们描述的大城市、高薪职业、美好未来,没有向往,更不懂读书有什么意义。

易景臣到来之后,没有白费口舌啰嗦什么‘知识改变命运’的大道理,而是用了整整五天,陪他们一起玩耍,跟小孩们打成一片。

先体验他们的生活,才能理解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去学校。

易景臣年纪小,四舍五入尚处于青春期,能够理解孩子的想法。

设身处地想想,自己生活在大自然,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突然从某天开始,有许多素未蒙面的陌生人,用高高在上的姿态说自己愚昧、可怜、冥顽不灵。

——一身反骨的少年,怎么可能听他们的话?

易景臣始终觉得,贫穷未必等于不开心,他们没有资格擅自同情这群小孩。

他把自己摆到和孩子们同等的位置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