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35(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种也继承了南北朝的“妾侍”说,详细化了“紫姑”的籍贯,姓何名媚,字丽卿,籍贯寿阳,所处年代是唐垂拱中,也就是唐睿宗李旦所在的时期;还有一种是说“紫姑”原本是帝喾的后妃。】

【宋朝文人多有描写紫姑,苏轼连写三篇紫姑相关的文章,苏轼的《子姑神记》中,让紫姑的遭遇更加悲惨:紫姑原本是清白女子,后来先是嫁给伶人,后来寿阳刺史害死她的丈夫,强娶紫姑为妾,结果大妇不容,又把可怜的紫姑害死。】

苏轼:“……”

终究,还是被点名了。

【除了苏轼,沈括、洪迈、王灼等文人的诗文中多有描写。】

【从这些文人的作品中能看到,紫姑已经变成了才女,擅长诗歌词赋,才思敏捷,多才多艺,问神仙鬼佛之事都能回答。

这个时期,紫姑成为了文人占卜的风雅趣事,不再局限于正月十五,日常嬉戏玩闹,颇有些类似现代的大胆学生请碟仙游戏。】

天幕先放出古代,众多文人快乐地喝酒,吟诗作对,酒到酣处,开始玩扶乩。

扶乩有多个名字,又称扶箕、抬箕、扶鸾、挥鸾、降笔、请仙、卜紫姑、架乩等等。

主要来源,就是“卜紫姑”,放在魏晋南北朝,叫做“迎紫姑”。

南北朝时期,迎紫姑的仪式还比较郑重。

每逢正月十五,妇人会准备好人偶,放置在茅厕或猪圈。或者以箕、帚、草木,着衣簪花,请紫姑神降附。

这个过程中,妇人们需要用手紧紧握住“人偶”或者“箕”,感受到“人偶”或者“箕”动了,就是紫姑神降临。

紫姑神降临后,妇人们会向紫姑神倾诉自己的心事,或者替未出嫁的女儿祈祷美满姻缘。

如果人偶大动便是吉,若上仰着不动则判断为凶。

随着时代的发展,“箕”被替换成各种形式,也有妇人请紫姑神时替换成“笔”或“筷子”,让两孩童抬起,使其写字。

也有妇人单独请紫姑神上身,用手中笔撰写文章等。

到了宋朝时期,开始娱乐化,成了酒后常常玩耍的游戏。

一群文人在酒桌上,手握在一起,齐齐捏着一支蘸了墨水毛笔,毛笔下变成了白纸。

突然,笔一动。

“紫姑紫姑,我要问科举!这次我能不能中举!”

“紫姑紫姑,我要问婚事,我能不能被贵人榜下捉婿?”

“紫姑紫姑,我要问子嗣,我娘子这一胎是男是女?”

……

祈愿的声音跨越时空,来到了现代。

穿着统一校服的年轻学生们,在空旷的教室里,特意关了灯,只点了蜡烛,显得气氛阴森森。

一群学生的手握在一起,手里捏着一支中性笔,笔下是一张白纸。

突然,笔一动。

学生们慌张之中,还带着几分刺激:

“笔仙笔仙,我要问高考,我高考能考上大学吗?”

“笔仙笔仙,我要问爱情,我能找到男朋友吗?”

“笔仙笔仙,我要问家庭,我爸妈真的要离婚吗?”

……

声音交叠在一起,传向更遥远的地方。

从华夏传入日本,由日本传入荷兰,再由荷兰传入欧美各国。

清朝,雍正年间,少年时期的纪昀纪晓岚找上堂兄:“堂兄堂兄,夏天好无聊,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