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92(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代背景的艰难,让玄烨只要稍作思考就触目惊心。

文物还有人保护着,能一直存到后世,能平安回到安全的地方,但是人呢?

有多少人在经历过那些迁移、战乱之后还能平安回到故土?

甚至是保护文物的那些后世文人和战士,又有多少人为了转移文物付出生命的代价?

能听懂其中含义的,不仅玄烨一人。

李世民沉默良久,眼眶微微湿润:“后世人果然很在意祖宗的文化。”

一堆政府带走都嫌弃太重的石鼓,被一群战乱中的平民到处转移,其中又付出了多少代价?

他们没有因为战火的威胁选择放弃,也没有因为条件艰苦受到利益的诱惑选择贩卖,而是前赴后继,一路转移,到处带着文物避难,直到将文物平安送回北京故宫,那个可以保护文物的最安全的地方。

他们保护的何止是文物,保护的是代代相传的华夏文明!

【石鼓文上承西周金文,下启秦朝小篆,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

【据《汉书·艺文志》载,秦时李斯作《仓颉》七章,赵高作《爰历》六章,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七章。】

【这二种书当时既通用“仓颉”之名,则字体上也应是同一的。它们都算得上是当时的字典,被称作“秦篆”。】

听到赵高这个名字,嬴政有一瞬间的恍惚。

他偏向法家,法家讲究的是“重才不重德”,哪怕明知赵高有些缺陷,嬴政也不在乎,还是大胆的使用和信任。

实在是,赵高很好用,是有能力的。

但是,赵高支持胡亥让大秦二世而亡,这是嬴政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在天幕剧透了大秦的未来后,嬴政留下了李斯戴罪立功,赵高早已送上了黄泉路。

但现在嬴政并不后悔,天幕又送来了更多人才,用别人家的人才,更香!

【此外,虽然我们现代经常说“秦篆汉隶”,但实际上,隶书同样来源于秦朝。】

【相传隶书最早由一名徒隶所创造,目前因为没有名字已经不可考据。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在秦朝,隶书的使用人群的确是徒隶。】

【秦篆的繁复我们大家看一眼就能深有体会,由于官狱事务繁冗,简省文字变得必要,因此更为简便的隶书一经发明就广受欢迎。到汉朝时期,隶书大为通行,文字进一步统一,成为今天的楷书的起源。】

【后世虽然总喜欢骂始皇帝“暴君”,却不会想到,始皇帝的大一统行为,也为后世带来了许多文化上的良心影响。】

此言一出,汉朝的文人反应最大,尤其是儒生。

“秦始皇那暴君只会焚书坑儒,怎么可能对文化有帮助!”

“他焚毁了多少书!多少书啊!”

但并不是每个文人都被迷惑,有人快速指出:“那个,天幕说过,始皇帝只是收天下书籍藏于咸阳宫,焚书的是项羽……”

指责始皇帝的儒生一顿,改口:“他坑儒了!”

“我怎么记得坑杀的是那骗人的方士?方士炼的丹药有毒,放我朝也会被砍头。”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