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梴《医学入门》等。
其中,李梴的《医学入门》在明朝至少重印了5次,在清朝至少重刻了13次,是医学入门的模板;
清朝同样有不少这种入门书籍,比如程国彭的《医学心悟》在清朝重刻了26次,陈修园的《医学三字经》首次出版后就有29种刊本,在后世各种流行。
.
刘彻酸溜溜:“造纸术是我大汉改良的,怎么我大汉没有这么多医书?”
赵匡胤也酸溜溜:“印刷术是我大宋改进的,怎么我宋朝没有这么多医书?”他宋朝的医学明明也很发达,书籍产业也发达,怎么就没有后世这么多被天幕点名的医书?文人和医者都干什么去了?
别的朝代天幕只点几个名医几本医书,到了明朝是批量批发,让不少朝代的皇帝都酸了。
同时,也让有条件的朝代的文人、医者和出版商开始卷起来。
以前没有,以后一定有!
他们朝代也是不缺人才的!
【在古代,私学教育通常是家传或者师承,私人开设医学教育主要是以书院的形式,比如元朝的历山书院。】
【但是历山书院实际上是以教授儒学为主,只是聘请了医师来教授儒生医学。直到明清时期才出现了华夏古代的第一个书院式医学教育机构——侣山堂。】
明朝末年,杭州卢之颐首创中医教育“讲学”。
卢之颐就是医学世家,历时18年编成《本草乘雅半幅》一书,后又编有《摩索金匮》、《伤寒金镶钞》、《学古诊则》、《接定论疏》等书。其父卢复同样是一代名医。
卢之颐以所撰著作为讲义,开讲医学,听讲者颇多,当时的不少名医,如张志聪、陈胤倩、张天生等都听过他的讲学。
浙江当地私人书院众多,整个明朝浙江书院有290余所,其中较著名的有杭州万松书院、余姚姚江书院等都起源于明朝。张志聪受到卢之颐讲学的影响和江浙一带私学兴起的氛围,学成之后,自己也开始招募医者同行,商议立书堂传授医学之事。
明朝的医户制度让医学得以更好的传承,但也有保守的一面,让明朝少有宗师级的医者。
张志聪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召集同行商议书院就是为了此事:“如今大家只学自家医学传承,时间长久之后如同一潭死水,少有子孙能超越先人,这样下去一代不如一代,比如要开源学习新的医学知识。”
“可是谁又愿意把自己家传医学传给外人?”友人摇头,“这与市面上的盗版医学书籍可不一样,盗版也没法盗全部,但是你若是自己教授,总得好好教,用心教吧?”
张志聪慷慨道:“我愿意!”
“我既然提出这个建议,自然愿意身先士卒,先拿出自己的毕生所学来教授学子!”
张志聪一句话让众人齐齐心动。
“儒家有如此多的书院,竟然无一所医学书院,我医家可不比儒家差!”张志聪看到大家意动,又补上一句,让众人更加心动。
友人第一个支持道:“那我们书院叫什么名字呢?”
“我已经想好了。”张志聪大笔一挥,在纸上写就三个大字:“侣山堂。”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