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7(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不看衣着,单纯看气色,吃不饱时的面黄肌瘦跟营养充足时的头发油光水滑、肌肤充盈饱满完全是两个状态。

古代农人一眼就看出那些同样在插秧的百姓没怎么饿过肚子,就连插秧时的力气也很大,没有他们那样累得随时想瘫倒在田地里的疲惫。

杜甫从对李白未来的称号的猜想中回过神来,安抚百姓:“我们学着天幕的种植方法,一定能收获更多稻米,我们的后代也能吃的更好,就跟天幕里的人一样。”

村人没有怀疑他的话,齐齐点头,看着杜甫的眼神满是敬佩:

这可是诗圣啊!圣人呢!

圣人说得话怎么会不对,绝对都是对得!

【宋朝时期,迎来了新的高产水稻——占城稻,占城稻的口感不如华夏传统的糯稻和粳稻,但是一年两熟甚至可以二熟,生长期更短,产量更大,很适合地少人多的宋朝】

湖北荆门,陆九渊正在汇报推广早稻的过程:“江东、西,田分早晚,早田者种早米……”

——这位陆九渊,就是“陆王心学”的“陆九渊”。

江南,李纲同样正忙着写奏折:“本司管下乡民所种稻田,十分内七分并是占米。”

占米,也就是占城稻,宋徽宗时期在江南已经普及到了十分之七。

这位李纲,正是抗金名将、在靖康之耻时组织东京保卫战的名相李纲。

在还没有高升,只在地方为官时,这些历史书上的名人矜矜业业在田间监督种植,造福当地百姓。

.

北宋时期,赵匡胤听到天幕提起稻米时,恰好在宫中吃着白米饭,他一想到前朝的帝王可能都吃不到这么香喷喷的稻米饭,顿时心情好极了:“还是稻米好吃嘛。”

“就是不知道那占城稻味道怎么样。”天幕提到的占城稻赵匡胤都还没吃到呢。

占城稻的推广,得等到宋真宗时期。

到了南宋,占城稻已经普遍种植,并且能达到一年两熟。

酒楼里,两位相约一起吃饭赏天幕的富户闻言议论起来:“占城稻产量高是高,但是难吃。”

另一位富户摇了摇头:“百姓有得吃就不错了,哪里还顾得上好不好吃。”

友人问道:“那你吃吗?”

富户嘿嘿一笑:“这新玩意让给百姓吃,我就吃祖宗传下来的米好了。”

友人呵呵了,说得好听,还不是不愿意吃。

占城稻的口感一直不被宋人接受,因为都觉得难吃,占城米在南宋时期一般是贫民吃,贵族富户还是宁愿吃传统的糯稻和粳米。

【李隆基时期,为了鼓励耕种,在皇家花园种下冬小麦;到了宋仁宗赵祯时期,皇家花园里种植的农作物就变成了水稻】

【农作物的更替说明了政权的交替,也象征着华夏的经济文明中心从北方来到了南方】

李隆基:政权交替,哼,现在大唐也吃稻米,只要安史之乱不发生,就轮不到大宋交替!

“仁宗,挺好。”赵匡胤短暂地酸了一秒,想不到歹竹里出好笋,赵光义的后代里竟然有子孙能被叫做“仁宗”。

很快赵匡胤自己缓过来,吩咐下去:

“给朕的后花园也种上水稻。”

能省下一笔买米的钱也好,能省一笔是一笔。

.

被赵匡胤短暂地羡慕一下的赵祯正在后宫花园里种水稻,而他的曹皇后,在后花园种桑养蚕,以帝后之尊,做男耕女织的典范。

赵祯听到天幕说到自己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