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的粪肥技术很早就有了,可以往前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先人已经认识到植物对土地的依赖性,到战国时期,开始有了“土”和“壤”不同的区分。
东汉时期郑玄在注释《周礼》时说,万物自然生长的地方叫“土”,人们进行耕作栽培的地方叫做“壤”。
意思就是,“土”是指自然形成的土地,而“壤”是通过人力加工的。
到汉朝时期,人们对于地力和农作物生长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在《史记·乐书》里明确记载:“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育。”
王充在《论衡》里也提到:“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苗田,人知出谷多者地力盛。”
所谓的“地力盛”,就是土壤肥沃的田地。
为了让田地变得肥沃,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清朝,各朝各代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甚至奴隶,都很重视对田地施肥和积肥、堆肥。
.
提到农业,除了常年耕种的农人最懂,在朝堂上,就是治粟内史最懂。
“战国时期,使用人粪尿、畜粪、杂草、草木灰,民间粪肥不够就用杂草沤肥,也比完全不施肥好用。到了我大秦,又开始用厩肥、蚕沙、骨汁、豆萁、河泥等等,尤其是厩肥极为好用。不知道后世是否有更好的肥料。”大秦的治粟内史给嬴政和其他大臣解释。
说完他又有些忧愁,夹杂着期待:“后世经济繁荣,人多而且长寿,定然农业更为发达,就是不知道后世用的肥料我们能不能用。”
嬴政淡淡道:“知道总比不知道好,记下来试试就知道行不行。”
现如今他的咸阳人才众多,拥有百家之才,其中就有擅长种地的农家,再复杂也不带怕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冯太后问大司农:“现在百姓使用什么肥料为主?”
大司农恭敬回答道:“牲畜和人的粪肥、草木灰、河泥、厩肥等等前朝传下来的法子都有用,现在还有了新的法子,用旧墙土河栽培绿肥作为肥料,效力极佳。”
——北魏时期的栽培绿肥,是华夏肥料发展史上重要的创举,从采用废料利用变成主动去栽培绿肥,可以不再依赖于能得到多少废料,通过种植得到了一种取之不尽、源源不绝的再生肥料。
“大明有最好的粪肥,什么都不缺。”明朝时期的朱棣听到天幕说起粪肥十分自信,“不过有鸟粪也不错,多多益善,还可以卖钱。”
清朝的弘历更为自信:“大清有前朝农书《齐民要术》《农政全书》《沈氏农书》,还有本朝的《知本提纲》,制肥之法丰富,根本不缺粪肥。”
乾隆十二年,杨屾著农书《知本提纲》。
农学家杨屾在陕西设馆教学,他不仅向学子讲述儒家文化,宣扬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业”,同时很重视农业生产,强调“夫欲修四业之全,宜先知农务之要”。
杨屾的弟子郑世铎在其指导下,结合杨屾上课的提纲,历时九年撰写,在里面记录了耕作栽培、农桑树畜等各方面的技术,可以说是集大成者之作。
《知本提纲》吸取前人经验,结合当朝的流行粪肥法,将所有肥料积制方法总结成“酿造十法”。
同样是乾隆年间,人口突飞猛进,突破人口三亿大关。
人口暴增需要食物,这本书得到了清朝官府的重视,到光绪年间还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