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什么玩笑。
就算是能随便和一个人同调的仁王,也不敢打包票说自己就是双打第一人,顶多是国中双打第一,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身体素质还远远没有够到真正顶级选手的层次。
除了百搭的精神力外,更需要丰富的阅历与经验,否则将他丢进一给人生地不熟的环境换谁都是白搭。
如果能够同调就一定能成为代表队员的话,未免太不把那些每天辛辛苦苦起早贪黑训练的选手们的努力放在眼里了。这是直接抹杀了他们的所有努力与奋斗的结果。
也太显得高高在上了。
同样掌握了同调的国中生们,也并没有在双打上表现出对其他选手的蔑视抑或其他看不起的态度,国中生们更像是想要为达成一个目标一样向着同调去奋斗。即便无法达成同调,也不会丧失双打的念头。
失败是常态,越挫越勇也是常态。
他们不是为了同调去打双打,而是因为向往双打,才向着同调去努力,也才早就了一组组默契的组合。
国内还是将同调神化了。
实际上,不管你会不会同调,不管你会不会无我、会不会异次元,这些只不过是一名选手到达目的地的辅助工具而已,你的工具是自行车摩托车轿车还是高铁火车并不影响你的目标,充其量只是到达时间问题,又有谁说凭借步行就一定不能超越那些有着交通工具的选手呢?又有哪个人敢肯定有了交通工具就一定不会走岔路走歪路呢?
没有谁的成功是唾手可得的。
天才也是要经过反复捶打磨砺才能被称为“天才”的,一个光有天赋却不努力的人,是不会为人所知的。
精神力再强,其他方面跟不上也白搭。
不信看看偏科选手入江,他的精神力在高中生中近乎是独占鳌头的,可人综合实力依旧排不上前十,还不是因为他的体力耐力没跟上?但凡他在这几个方面提升一点,分分钟跻身近前五。
两名选手因为一定的精神力搭建起来用于沟通联系的同调充其量只是一个媒介,将两个选手串联在一起的媒介。
同调不是必要,更不是必不可少的一项。
不然他们代表队的选手怎么不都选双胞胎?
要是双胞胎真这么好使,国家早就派人去各大中小学寻找有能力够资格打网球的双胞胎培养起来了,哪还用得着费这么大力气从全国各地把他们这群人搜罗来?
遇到单打的让单打选手上,遇到双打就让双胞胎们上,多省事,还省脑子。
现实中的比赛远没有这么简单,双打比赛更是如此,国小学生都能答出来的问题。
没错,同调是很重要,但各方面身体素质更重要。
就像陆奥双子对面的仁王和丸井,换成两年前,他们铁定不是双胞胎的对手,哪怕是一年以前,全国大赛阶段,同样的他们站在一起比赛,也不好判定胜负。可今时不同往日,多年如一日系统的练习锻炼磨砺了他们原先孱弱的身体,到现在薄薄的一层肌肉下蕴含了极大的力量,这是仅仅凭借每天练几下所不能比的。
仁王抓了抓自己的辫子,碧色的眸子盯着面前的双胞胎:“怎么说呢,感觉你们没有传闻那么厉害啊。”这话还真不是嘲讽。
这就是被捧上了高台偏偏没有相应实力和心理做支撑的选手的通病吧。
像是立海大,常年霸占关东冠军,偏偏胜不骄,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这个名次,不会被其干扰太多,得了一个冠军就朝着下一个冠军进发就是了。
更要为了守住着第一的名头而更加努力地训练,否则要是哪天翻车了墙倒众人推他们第一个饶不了自己。
何况他们平日里内部比赛输的次数也不少,谁每周还没输过那么五六次啊?在自家网球部想称王称霸的心早就在入部第一天就被磨平了(详情请见某海带头同学)。
对外立的王者人设(虽然已经崩的差不多了)是一回事,但对内,对上自家队友时想赢归想赢,能不能赢就得另说了。
因为掌握了同调,而高中生中另一对领悟了同调的选手在默契度上比不上陆奥双子,因此才能在远征军选拔的时候成功进入一军后十,也正因为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