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基础物理》算是冼如星编写最认真的,这个东西浅了没用深了又不好理解,冼如星挑挑拣拣,耗时一个月,总算初步成型。
当撂下笔的那一刻,冼如星甚至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摇摇头,带着三本书,去找朱厚熜,让他先学一遍。
“我也要学?”朱厚熜惊讶道。
“自是要学。”冼如星回答得理所应当,“正所谓隔行如隔山,这么关键的东西,陛下要是不了解,被人糊弄了怎么办?况且吧,假如要是再有找事儿的,我到时候也有说辞,毕竟皇上都检验过了也没发现什么问题。”
朱厚熜挑眉,“哦,我说呢,原来是拿我来堵住旁人的嘴。”
冼如星随意地挥了挥手,示意对方少说废话,赶紧坐过来。
少年乖乖照做,两人开始一起翻看书本。
不得不说,朱厚熜虽然大多数时候脾气都有些古怪,但脑子还是很聪明的,算学这些基础的,不用教也学得很好。至于其他两本,虽然有些震惊于里面的知识,可依旧吸收得飞快。
“这上面说的是真的?咱们脚下踩的是一个球?”
冼如星点头,“对啊,这个时候弗朗机有个叫麦哲伦的人应该差不多完成了环球旅行,咱们确实是在球上,之所以不掉下去是因为一种叫引力的东西。”
朱厚熜听得似懂非懂,旋即又看向冼如星描绘的简易地图,半天,幽幽叹了口气,“原来大明才只有这么小啊。”
“啊?我记得早在几年前便有类似的地图传进来,王府书房好像还挂着一份,虽然没有这个详细吧,但按理说你应该早就知道才是。”冼如星不解。
对此朱厚熜表示,知道归知道,但他一直将那些当成《山海经》一样的东西,只以为是番人们自吹自擂,不光他这么想,大明绝大多数人也都这么想。
“如此看来,夜郎自大的反倒是我们了。”少年苦笑。
冼如星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不要紧,一切都还来得及。”虽然西方开始了大航海,但毫不夸张的说,如今的大明依旧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后世学者也曾说过,嘉靖到万历年间,就是中国最适合发展的时期,而冼如星之所以如此努力,也正是为了避免后世的悲剧。
朱厚熜点头,两人打起精神,重新投入到学习中。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半个月,直到某日冼如星收到了徐阶的邀请,说对于那三本书自己有许多不懂的地方,一直积攒着,希望真人能帮忙解答。
徐阶一直被冼如星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对此当然不能置之不理,于是便请了天假,让小皇帝自己看。
对此朱厚熜自然是不高兴,但又想不到该如何应对,只能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乾清宫生闷气。
周围太监宫女见皇帝面色不对纷纷目不斜视,尤其是谷大用,特意跟黄锦打了声招呼说自己身体不适,让他一个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