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照过,他无意间听自家主子说,阻拦之人,好像是什么杨太傅府上的管事。仙姑,太傅是不是个大官啊……”
冼如星:“……”
听完陈二狗的话,冼如星陷入了深深的疑惑。她有些怀疑,自己确实跟杨廷和不对付,也曾当面撅过,但身为内阁首辅,总不会这么点气量……吧?
为了弄清楚事实真相,冼如星特意某天与杨廷和“巧遇”,之后拐弯抹角地探查铺子的事儿。
杨廷和先是不咸不淡地打了声招呼,之后也不接话,一个劲儿地和冼如星兜圈子,最后随便找了个借口离开。
等他走后,冼如星面无表情地转身。
没错,真是这老王八蛋给自己下绊子!
……
太傅府,杨慎刚刚从翰林院出来,原本约了友人投壶,结果刚要出门,半路遇到亲爹杨廷和。
“父亲,”杨慎规规矩矩行了一礼,虽然已年近而立,又是状元出身,名满天下,可面对杨廷和,他依旧如小时候那般,既孺慕又畏惧。
“嗯,”杨廷和颔首,看着长子,一会儿,微微皱眉,“这个月你去给御前经筵了吗?”
经筵指的是为皇帝讲课,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明朝尤其重视,不光是皇帝本人,包括皇子近臣都要去听。
而杨慎作为人们口中的“大明第一才子”自然也是经筵的热门人选。
眼中闪过丝漫不经心,杨慎开口道:“翰林院愿意去的人一大把,儿子就不凑这个热闹了。”与其去拍皇帝马屁,他宁愿自己带着清净。
“胡闹,”杨廷和训斥道:“你身为朝廷命官,为君分忧解惑乃分内之事,岂能心存惫懒,陛下今天还问过你,过些日子去御前请罪。”
杨慎双拳紧握,心中满是不甘。
陛下,朝政……从小到大,只要与父亲讲话,对方的口中就离不开这个。他还记得自己中状元那日,当他欣喜若狂地想要去给父亲报备,然而杨廷和之淡淡看了一眼,紧接着就入宫处理政事。
有些时候,他真想问问父亲,自己到底要取得什么样的成就他才能正眼看看他的儿子?
对于杨慎的愤懑,杨廷和似乎一无所觉,在走之前又道:“我知你插手了冼道士在京中所为,倘若真那么闲,不如去做几篇文章,也好过像现在这般无所事事。”旋即转身离去。
杨慎被父亲嘲讽,心中愈发不甘,直接推了酒局,独自外出,寻了家茶楼坐下发呆。
好巧不巧,茶楼说书的正讲着经典小说《石点头》中的选段《朗空县贞女歼仇》,讲得是朗空县里一位姓侯的女子,因为家中与一富户因田产争执,结果父母双双被害,自己也被奸人玷\污,在卧薪尝胆,将奸人送进大牢侯。自己觉得心愿了却,不愿以残破的身体苟活于世,最后撞柱而死的故事。
故事本身就离奇,又有几笔香艳描写,听得众人如痴如醉,在讲完之后纷纷赞叹侯姑娘贞洁烈妇,并要求再来一遍。
杨慎本就心气不顺,又听到最不喜欢的东西,更是升起一股无名火,直接开口嘲讽,“什么劳什子烈妇,把人写死不过是满足了你们那点见不得人的心思。”
几个书生被骂,有些挂不住脸,反驳道:“侯姑娘为保清白自尽,怎么就不是烈妇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