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行,秋收时如果凤翔府的赋税没有任何增长,这次发行公债的本金及红利偿还,将由苏轼一人承担。当然,将第一批派发的公债完全买下来的人,是苏夫人,他看似没什么损失,还能正大光明地捞一笔。
只有王弗啐了他好多天,这完全是赔本生意,苏轼用她的学生,那可真是物尽其用,把他们累得连连叫苦,这笔账还没算清楚呢,他竟然又撺掇李书文,用了王家进货运货的渠道,购买了一大批廉价种子和工具,借给凤翔府百姓,让他们尽快完成春耕。
王弗点着苏轼的眉心,恶狠狠地说:“为了你的宏愿,我都负债累累了,我不管,这笔钱,我是问程二舅舅借的,到时候要是还不了,你去向他认罪求情。”
“娘子勿恼,我已经去信给二舅舅了,他说这笔钱权当救急之用,不要利钱,什么时候还都可以,你就不要担心了。”
“
对了,你在这厢忙得脚不沾地,可知道子由为了侍奉爹娘,主动辞官回了东京,六娘带着两个孩子,肚子里又怀了一个,她哪里照顾得来?且需要别人去照料她呢!”
王弗说这话是没有恶意的,她是真的担心史容华,史容华婚后不久就怀了孕,嘉佑二年生阿棠,四年生阿柔,这次又怀了孕。她的怀相一向不好,苏辙做官的地方又偏远,六娘不但要操劳家事,处理人情往来,还要照顾两个小孩儿,可想而知有多艰难,纵使苏辙为她买了两个使女,她也总喜欢亲力亲为,不肯让人服侍。
侍奉父母应该只是苏辙辞官的一个原因,他上个月的信中说,想让王弗劝劝六娘,把家里的杂事放一放,好好休养一下,王弗写了信,史容华却回了信来说:“嫂嫂,我知你是为我好,但我身子康健,阿棠和阿柔也离不开我,我想让她们一生平安顺遂,不要和我一样,有那么多遗憾……”
王弗默然,史容华从前过得艰难,深知女儿家难为,她头两胎都生了女儿,虽然家里人从没说过,但她心里应该还是怀有芥蒂的。阿棠和阿柔没有在祖父母身边长大,父亲又忙,剩下的不就只有她这个母亲了么?不论下人照料得多么精细,她都会惶惶不安,害怕阿棠和阿柔感受不到爱意。
苏辙辞官,王弗是很欣慰的,他愿意担当起和史容华的小家,为她做出牺牲,相信他将来一定会是个好丈夫、好爹爹。
“子由也不小了,他有自己的主意,不论他做什么,我都会支持他的。他回了家也好,日后通信往来也方便许多,更何况你不是总说,子由陪弟妹和孩子们的时间不够吗?他放缓脚步,陪着弟妹休养两年,也是极好的。”
当然,苏辙就算回了家,也不会闲着。苏洵在官报署做事,闲暇时写自己的文章,集刊发表了许多,如今也算是东京城里人人皆知的大学者了,苏辙回了家,可以帮他校对文刊,查阅资料,也算是一种进修吧。
苏洵给小石头取了个大名叫“程照”,正式将他送入了学,每日早晚接送,所以八娘和程氏在家中也没什么事做,常常到陶然居去打理生意。
这一来二去的,街上的人都知道了八娘和离归家是因为夫家公婆不慈,众人见八娘生得温婉贤淑,苏家又是诗书传家,子孙出息,便争先恐后地为她保媒拉纤。
八娘虽不想再嫁,程氏却是心动,她倒不是嫌弃八娘留在家里,只是觉得她应该有个自己的家,能多个人来疼她,照顾她终生,也是极好的。
于是程氏便拉着八娘去相看了几个人,殊不知媒婆给她介绍的,不是穷困的老鳏夫就是姬妾成群的二婚男,程氏心疼女儿,挑挑拣拣,一个都看不上。
有那恼羞成怒的,便造谣八娘不贤不孝,丑如夜叉,诅咒她嫁不出去,程氏气急了,拿着扫帚把媒婆赶了出去,从此再不肯提为八娘说亲的事。
这事程氏自然不会和王弗说,她是接了梁文棋的信,才知道的。梁文棋几年前嫁在了东京一户官宦人家,官人虽然领的闲差,她也未曾不满,两人脾气相投,都是那爱吃会吃的,整天逍遥度日,可比王弗过得舒服多了。
梁文棋在益州时,与苏八娘没什么交往,嫁到东京之后,因为常和王弗往来,与八娘的关系也亲近了许多。王弗不在东京,她交际广,人也豪爽,便把东京城里发生的大小轶事一一写在了信里,好教她知晓。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