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5(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程颐说:“其实想在《太平廷报》上登载文章也不是什么难事,我看,这些报纸上的文章,以实用性为重,少见文采斐然、辞藻华丽的,司马公也是支持欧阳公的,你们若想入了欧阳公的眼,不如按照格式写几篇文章投到官报署去,我在那里有几个朋友,可以帮忙通过初步审核,至于能不能刊登,得看你们的。”

这几年各地小报频出,在座的大多数都有刊登文章的经验,不过都是在地方性报纸上,只有苏轼和苏辙在《和乐小报》上登过文章,只是他们不出名,读者一时想不起他们,也不过感叹几句便放下了。

“登报是个不错的想法,至少能积攒名声,不过,我更看好《和乐小报》,《太平廷报》上的文章并不讲究什么文采、深度,大多是官府的书吏撰文,如果想要闯出名气,还是《和乐小报》这种各地都有,销量又高的报纸好。”林希平时也喜欢读报,他最喜欢的就是《和乐小报》。

有人说:“《和乐小报》上山精野怪的故事太多了,读这个报纸的大多是有两个闲钱却没什么高雅消遣的富人,恐怕低了格调。”

苏轼看了那人一眼,心中有些不悦,作为《和乐小报》创始人的官人,参与过最初报纸编纂的一份子,他最讨厌人家说《和乐小报》“没格调”,老百姓都爱看,怎么就没格调了?

“人看是人话,鬼看是鬼话,心中只有鬼魅魍魉,看到人家的文章,自然不会有神仙诸佛。”

“你——”那人听了他这话,愤然而起。

在座的都是文化人,这种程度的影射自然都是心知肚明,只是他们与苏轼初识,虽欣赏他的才气,但感情上还是偏向先来的人的,于是都沉默不语。只有章惇走过来向苏轼敬了一杯酒,对他说:“子瞻来自蜀地,自然对同为蜀人所创的《和乐小报》与有荣焉,慎之说话不中听,我代他向你赔罪。”

说罢便一饮而尽,苏轼也只能卖他一个面子,饮下道歉的酒,将这事翻过篇去。

那个叫做“慎之”的人,

后来就一直离苏轼兄弟俩远远的,不肯与他们说话了。章惇看气氛不好,赶紧叫了歌伎进来,吹吹打打,一阵缠绵动听的歌声便飘飞出去,唱的正是柳永新写的词曲。

苏轼自顾自饮下一杯酒,忽然苏辙凑过来,眉头紧锁:“娘子她们就在隔壁,我们却在这里听这种靡靡之音,不太好吧?”

苏轼立时寒毛直竖,僵直了身子,想起喝醋如饮水的王弗,还有她当日的告诫,连忙对章惇说:“子厚兄,我爹娘在隔壁,咱们却召了歌伎,这于礼不合啊!”

章惇却有些醉了,拉着他的手猛拍了两下,安慰道:“这有什么?年轻男子聚在一起,召伎奏乐都是寻常事,令尊想必也是见识过的,这樊楼啊,精妙之处就在于他们养的这群歌伎。怎么样?她们唱得不错吧?”

苏轼却不敢再待下去,连忙向章惇告辞,刚走到门口,门外便有行菜的小厮高声喊:“大官人,隔壁房间为你们点了一份烧猪蹄!”

章惇让他进来,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