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苏轼和苏辙照常起得很早,在院子里热身运动,打了一套养生保健的五禽戏,回头就看见苏洵站在廊下,面带微笑地看着他们。
“读书人也需要健壮的体格,不然入了贡院,也熬不过几天的考试。你们能够早睡早起,坚持练拳,爹爹十分欣慰。”
疾病夺走了苏洵的不少亲人,他对养生也颇有心得,后来的苏轼苏辙兄弟俩也是如此,他们还在信中讨论过各自如何养生,苏轼梳头发要梳一百下的理论,可谓是流传千古。
但近来苏洵实在是食欲不佳,吃不下饭,苏轼看了心疼,有时也会亲自下厨,做一些或松软或酥脆的点心,直把全家人的眼珠子都吓掉了。苏轼还是以尽孝的名义,才能躲过程氏的盘问。
苏洵检查了两个儿子的学习情况,突然发现他们在算学上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游学各方,他也看到了《和乐小报》,对其主人十分敬佩,没想到不久之后就收到了娘子的来信,说自己两个儿子都在府城新拜了老师,正是《和乐小报》上的纪远纪先生。
苏洵对儿子的老师很好奇,但他现在还不能前去拜访纪远,因为父亲离世,苏洵决定从纱縠巷搬回乡下老家,结庐而居,为父亲守孝。
处理完家中琐事,苏家人就搬回了乡下,不久之后,辞官归家的苏涣也拖家带口地回来了,两家人相聚,眼泪汪汪,泣不成声。
苏涣常年在外奔波,患有极严重的风湿病,而苏洵为父母选择的墓地在山脚泉眼旁,寒气较重,他们临时建造的房子地基低矮,常有渗水。苏轼想起王浮精于工程建造,手下有一支技艺高超的工程队,便觍着脸皮写信请王浮帮忙。
王浮得了信,派董阿大带着工匠和水泥去眉山帮忙,几日时间便建造起两座小院,虽然外形看着有些怪异,但内里乾坤极妙,苏洵赞不绝口,不过,苏家全家都以为董阿大是王方和赵氏派来帮忙的,不曾想到王浮身上。
苏洵要为父亲守孝三年,其实是二十七个月,而苏轼兄弟俩应
该为祖父守孝一年,在此期间,苏洵接手了两个儿子的教育问题。苏洵屡试不第,不是因为他才华不足,而是他的文章风格不符合科举要求,他在科举上还有一个短板,那就是作诗。苏洵的文章语言古朴雄奇、凝炼隽永,与时下科举风行的骈文格格不入,待到欧阳修知贡举,将辞藻华丽空无一物的骈文、生僻晦涩仿写古文的太学体文章一一黜落,提倡平实通达的文风,大力推崇苏轼、苏辙、曾巩等人的文章,从此扭转了北宋文坛的风格,留下来不少千古篇章。若苏洵晚生几年,与自己的儿子同届,想必不会有考不中的忧愁。
苏涣从偏房出来,看见苏洵,与他打招呼“明允,你可还记得,当年回回睡到日上三竿,阿娘拿着擀面杖打你,大哥扑到你身上替你生受了一顿打,从那以后,阿娘就再也不喊你起床了,没想到你还会有比为兄起得更早的一天。”
“二哥又在拿我开玩笑,我怎么不记得曾有这事?”
两人对视一笑,好似那些父母亲人俱在的美好时光还是昨日的事。
苏涣又说“为兄当官多年,碌碌无为,也不曾为家里和族里做些什么事,今年乡试,听说族里的几个小辈都下场了,却是无人取中,如今我闲在家中,不如开堂授课,你觉得如何?”
苏洵笑了笑“仲兄的学问自不必说,你若是开堂授课,恐怕这方圆百里的孩子都要来求学。”苏洵这话倒也没有夸张,苏氏一族,自苏涣考中进士起而逐渐兴盛。十多年前,母亲史氏去世,苏洵因此觉悟到自己以前的读书态度不端正,浪费了许多光阴,由此奋学,这就是后世《三字经》中提到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当是时,苏涣丁忧在家,提起苏氏一族先人不明,族谱佚散,于是苏洵就着手编写了苏氏族谱,他编写的族谱与欧阳修创立的另一谱例,一起被世人称为“欧苏谱例”,传之后世,影响深远。
如今苏氏一族逐渐兴盛,却还没有什么做官的人,苏洵父子三人承载了族中所有人的期望,大家都知道苏洵才气纵横,早些年也劝他父亲逼着他读书,然而苏轼祖父却“纵而不问”,任由他游学各方。大家都觉得苏洵只是差了一点运气,对他们家的两个小辈,更是赞不绝口,认为他们将来一定能够高中进士,光宗耀祖。
苏涣和苏洵在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