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你们派个人带我去田里看看,今日就先这样吧,你们回去吃饭休息吧。”
“娘子,去我家吃饭吧!”有个胆大的大婶越过一众男人站出来,邀请王浮去她家吃饭,“这里什么菜都没有,冷锅冷灶的,我们家大棚里的菜还没吃完,娘子去我们家吃吧!”
音娘悄悄对王浮说“这是孙前山的娘子,他们家是佃农里生活条件最好的一户,上等的水田一半都佃给他们家了。”
王浮看着大婶期待的目光,点了点头“那就叨扰婶娘了!”
大婶就领着王浮和音娘夫妻去他们家,一路上还和王浮攀谈。王浮因此得知她姓方,人称“方三娘”,有两个儿子,家里有两个老人,丈夫还有一个弟弟未娶妻所以没有分家。其实相较于别的地方一大家子不分家的传统,王家这个庄子已经算是小门小户的典范了,他们这些姓孙的佃农都是有血缘关系的,是未出五服的亲戚,只因为家里太穷,所以分开来过,各自养活各自的儿女父母,免得出现家产纠纷。
到了孙家,眼前出现一个三进的农家小院,门口种着一棵枣树,绿茵茵的冒着嫩叶芽儿,给这个黄泥砖建造的小院增添了一丝生机。方三娘把他们带进屋子里,请王浮坐下喝茶,自己就去厨房忙活了。王浮看着几乎算是“家徒四壁”的孙家,对音娘说的“他们家是这里条件最好的人家”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王浮正和音娘说着话,外头走进来一个扛着锄头的年轻人,大概一米八左右,在这个时代已经非常罕见了,只是有点黑瘦。见到衣着服饰完全与村中人格格不入的王浮三人,他愣了愣,把锄头挂到门后的横杠上,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一言不发地往厨房去了。
董阿大对王浮说“这是孙前山的弟弟孙小树,他是个哑巴,娘子勿怪他失礼。”
王浮点点头,侧身问音娘“不到庄上来,我还不知他们过的是这样的日子,难道这方圆百里的人家都是这样过活的吗?”王浮之前只是有所耳闻,可现在看到的比她想象的还要差很多,原来她曾经去过的苏轼老家还算好的。
“去年蔬菜大棚丰收,他们家这才还清了欠债,如今日子也算是有个奔头了,娘子,世上的人都是这样过活的,没有一个人活着是容易的。”
是啊,又有谁是容易的呢?只不过他们尤其艰难罢了。
王浮心中一片酸涩。
稍后为你更新
第66章
大概申时的时候, 方三娘说饭做好了, 让孙小树把家里的桌子扛到院子里, 请王浮在院中用餐。
王浮看着一桌子菜, 都是些很普通的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