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3(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殿下万不可如此!殿下以圣上仪仗循行,臣之节当为敬拜,断不可乱此君臣天命之理!”

庞绪一边是假让,而另一半则是真正的百感交集,声音都轻轻颤抖起来。

他望着天子仪仗,再看面容肖似其父的萧秩,戎马岁月里那些并肩为战酣畅淋漓的豪情便涌上心头,教他难以自抑。

“臣……叩问圣躬安……”说罢,庞绪竟哽咽起来。

萧秩便是铁石心肠,见昔日沙场豪将今日如此也有动容,他也颤声道:“圣躬安。”然后伸手搀扶起了庞绪。

孟苍舒始终在身后冷眼旁观,他眼神里流露出的是真挚的感动,可内心中唯有冷漠滋生。

萧秩必然是受了他亲爹的密旨,来刺探青郡军解甲的虚实。他本就是来查看学政,却主动要求来此处,先谈情谊后谈尊卑,言语之中满是迂回试探。

昔日同袍情分,庞绪倒是时时牢记,然而已然龙腾在天之人所日夜不忘的,唯有权力的安稳。

孟苍舒替赤诚之人如庞大哥而不值,却也明白天下帝王莫不如此,与他们计较情谊的第一步便是错了。

这一点小公主和庞大哥都已走出了第一步,可他们还各自有一条腿陷入了皇帝为他们构陷的亲情与忠义的泥沼里,只有彻底脱身,才能真正过得自在坦然。

但他也明白,自己和皇帝没什么交集,说这般绝情之语上嘴唇碰下嘴唇而已,冷眼旁观的风凉话有什么难处?可这二位,皇帝对于他们一个是真正疼惜过自己爱过自己的亲爹,一个是信任过自己性命都交付自己的主帅,如何一朝忘怀?

自己虽是能督促就督促,但还是顺其自然吧……

不过眼下,孟苍舒不想萧秩拿话继续套庞绪,主动下马走过来,拜道:“参见庞县侯,多日不见,您竟消瘦至此,可是春耕有所不顺?”

这是很自然的言辞,他孟苍舒是一郡之长的两千石,郡东的封侯理应说明眼前的境遇。

“多谢刺史大人关怀,倒也不是事情繁杂,而是这几日预备着修那条自新县城到郡东外灵武郡的官道,可春日频繁骤雨,庄稼倒是乐得,好多材料的运输却犯了难,我前几日亲自去跑了两趟,也还未全调度来,只怕工期延误,影响秋日郡东开关……”

庞绪是实在人,字字肺腑,萧秩听了也禁不住一声叹息道:“如今良慈郡缺东少西,却还要诸位巧妇来为无米之炊,当真是朝廷的过失,待我归去后必然陈言于圣听。”

“太子殿下,臣有一言。”庞绪说道,“圣上日理万机,忧勤不移,哪有工夫面面俱到?况且给良慈郡的赏赐已然够多了,臣感怀圣恩,不敢奢望,只要圣躬安,臣必然尽职责明事理,不必让圣上为臣分内之事劳心。”

孟苍舒和庞绪一人要一人拒绝,让萧秩一时恍惚,好在他还牢记出来前父皇私下密谈告知的使命,于是忙请庞绪引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