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罪魁祸首定下斩首日期,那边沿途城防巡守的罪责也要追查。京城几个营的武官被削去官职,连赵文钺撒手不管的禁军营也有不少人受到牵连,接连裁撤了不少。
闲坐家中“养病”的赵文钺恨得捶墙,营里少了这么些人,手底下的士兵短时间内无人监管,太容易闹出小乱子。赵文钺在浙地领兵,好赖有些经验,知道这事放任不得,磨了小半年的旧疾这时便好了,骂骂咧咧挂上腰牌,一人当三人使,在衙门里忙得团团转。
赵尚书这回坐不住了,往宫里递信给太后:小孙子还没起名,太后给赐个名吧。
赵氏这一辈打“怀”字开头,当天下午太后回了话:居善地,心善渊,可以“怀渊”二字作名。
沉静深沉者是为渊,怀渊怀渊,只怕怀渊的不会是赵家的长孙,而是九重之巅操局的天子。
赵文钺晚间归家,听闻儿子得了个这个名,再一听来历,突然脸色发沉,试探着道:“爹,太后这是在说,内阁?”
如今内阁,还有谁会与他们家争权夺势?
那个莫名的“皇孙”和如今的军马,不仅仅只是铲除异己的手段。“那老贼,病中也要耍这些鬼蜮伎俩。”赵复一瞬间想明白了,他想明白的还有一件事——
若没有人为郑士谋大开方便之门,这些事情,他怎么会做得如此顺利。
赵复抱着吐ko水泡的怀渊,凝视庭中花树,忽然道:“咱们从朔西迎回来的,是个疯子啊!”
第137章 檐灯
公事冗杂,温旻在衙门里多待了几个时辰,在天黑之前收到了武释从朔西发来的第一封密信。
朔边营军粮不足,正月后至本月初,六个营只有两个收到了粮食,这粮食甚至烂了一大半。派往京城的驿马没有一点回音,仿佛凭空消失,消息地递不出去,城中几成孤岛。开cun冰雪消解后,营中军士为省ko粮,只能四处挖来野菜充饥。
今年拨调到各处军营的粮都是从南方运来的漕粮,田粮和漕运两项向来是户部总领着,朔边营军粮出问题,要么就是户部的差错,要么就是路途中的意外。
温旻看得脑袋嗡嗡响,军马案还没有尘埃落定,立马就来这么一出,真是多事之秋。他不敢耽搁,即刻叫人把消息送进宫。
大理寺这几日更没闲着,虽说锦衣卫已经摸清了罪魁祸首的名单,但他们这边的人命案还是要继续查下去。傅鸿清一面藏着吉祥不示人,一面加紧排查线索,时刻还得留神今日又判了哪个人砍头。
如此一心三用,傅鸿清心力交瘁,端起案头酽茶就往ko里灌。
老何经过时大惊失色:“寺卿!那是墨汁!”
茶杯确实有些重......傅鸿清回神,cun边已经被砚台沾黑了。
老何打来清水,傅鸿清讪讪地擦了墨痕,一看天色,问:“酉时了,犹敬去案发地,还没有回来?”
“看时辰,这会儿应该在路上了,”老何拧着帕子,顺手搭在一边空置的笔架上,“等少卿回来,运气好的话,案子的前后经过基本就能凑个全须全尾了。”
一案分作两案,大理寺被激起几分好胜心,几乎全部出动,全力调查。陆斗把商队进京以后的路线走了三遍,期间见过何人说过何话,事无巨细全部记录。记录文书在公廨里垒了二尺高,还有些细枝末节尚未盘查清楚。今日陆斗最后一回去调查案发陈尸的位置,日将西坠,还没有回来。
这支商队的初情断定是私斗致死,但经过仵作的勘验,现场残留的打斗痕迹很浅,队伍里携带的干粮也被涂抹过令人嗜睡乏力的药物。上面的旨意是要大理寺尽快捉拿凶犯,以免造成百姓恐慌,不过周围百姓倒是乐观得很,天天看大理寺的官爷们疲于奔命的模样,悄悄地拍大腿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