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六年,苏轼遇到昔日同僚沈括,相遇甚欢之下苏轼誊抄一份新作赠与沈括,而沈括在回到京城之后,第一时间便详细研究苏轼诗稿上的内容,为的就算挑出其中新政的内容,抨击苏轼讽刺朝廷的‘证据’,并少交给宋神宗。】
【当时宋神宗虽不高兴,却也没有对苏轼发难,只是五六年后,一些人容不下苏轼的人开始不断弹劾苏轼,最后导致‘乌台诗案’的发生。】
正在和苏轼把酒言欢的沈括:“……”
就要提笔誊写新作的苏轼:“……”
苏轼默默的把毛笔搁下,而沈括则是默默的和苏轼告别。
两人再也没有共同话题可聊,只得一东一西各自离去。
当然苏轼肯定就是心里给沈括狠狠地记下一笔,并打算立刻!马上!就给弟弟苏辙写信,大骂沈括无耻!
反正本来他就要写信告诉弟弟这边的美食佳肴甚多,那就多加几句告状的话吧。
至于沈括那就是感到无比头疼,小主意被揭穿不是问题。
但要怎样糊弄官家,才能不让自己也像这倒霉苏轼一样被贬了又贬,这才是重中之重!
【这是苏轼第一次被贬,亦是苏辙第一次拯救他的兄长。而此后苏轼每一次被贬,苏辙都奋斗在拯救兄长的第一线,并也开始在官场上升升降降的仕途历程。】
苏辙:“……”
他就知道兄长那张嘴绝对一开口便得罪人!
【元丰七年,被调到汝州任官的苏轼路过南京时偶遇王安石,两人相谈甚欢,最后居然达成和解,甚至在两年后王安石去世时,苏轼还奉旨写下《王安石赠太傅》来悼念和赞美王安石——‘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用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5)】
【甚至后来宋神宗病逝,司马光等旧党被起用,苏轼亦被司马光推荐而官复原职。但因在外任职期间认识到王安石变法的好处,曾经不支持变法的苏轼就上书请求勿要废止新法,随后被程颐弹劾,再被贬到地方任官。】
北宋时期。
正在慷慨激昂抨击王安石变法的苏轼听到月神说自己以后居然会支持这新法,甚至还不惜冒着被贬的风险来上书请求维持新法时,当场就愣住了。
面对哑口无言的苏轼,王安石原本愤然的神色亦是变得古怪起来。
尤其是想到苏轼之后居然还把对他的赞美之词写得如此出色,王安石这心中就是情绪万分复杂,连之前觉得苏轼乃一冲动愚笨之子的想法都不由自主的的消散了。
罢了罢了,看在这苏轼以后会和他交好,甚至还给他写文的情面下,这次便暂且放过他吧。
而面对王安石的放过,正直冲动的年轻人苏轼只觉得脸皮一阵热意淌过——这实在是太过于让人难以为情了!
【王安石变法是一场发生在宋神宗赵顼执政时期的改革,目的是为了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的局面。】
【其实若是王安石变法真的彻底成功了,也许宋朝确实很有可能会避免发生在宋徽宗和宋钦宗时期的靖康之耻,宋朝也有机会成为与以往朝代一般强大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