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2(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休息。”

言诉笑眯眯的,谢绝她的好意:“小姑娘,这是我们夏、韩两家的事,将来闹出来韩承隽会大大的丢脸,你还是不要掺和进去,他那个人小肚鸡肠,睚眦必报,别让他记恨你。”

康采薇听完之后更感动了。

她就说世界上虽然有韩承隽这样的骗子,但也有言诉这样的好心人,能够替她一个仅仅一面之缘的女孩着想。

两人告别后,康采薇回到家里,没忍住,将今天发生的事告诉了母亲。

康家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比较开放,夫妻俩作为知识分子,在文化界有一定的影响力,也比较明事理。

得知女儿在感情上受人指点,走出迷津,及时醒悟后,康母特别高兴,吩咐厨娘做了大餐,决定晚上一家人庆祝一下。

“妈,有必要搞得这么隆重吗?”康采薇觉得怪不好意思的。

康母摸了摸她的头,一脸慈爱的看着她:“其实妈妈想请你说的那位先生来家里做客,好好感谢人家的,但既然人家有顾虑,暂且不必请客,咱们自家人关起门来高兴一下,我的薇薇长大了。”

一想到女儿差点瞒着家里人,私自跑去林镇,康母就吓得后怕。

且不说这一路长途跋涉,会遇到多少危险,单说以韩家人的人品,万一女儿去了之后,被人三言两语骗住,到时候恐怕就无法轻易脱身了。

康母是北城有名的才女,写文章犀利,往往一针见血。

她将韩承隽和夏巧娘的故事整理改编了一番,又加入其他元素,写成文章投给了报社。

言诉并没有立刻去北城大学找韩承隽,他来北城,主要是置办房产的。

夏慧颖年纪还小,正是该读书上学的年纪,小地方风气比较保守,大多数人家还不太愿意让女儿出门读书。

北城是全国著名的大城市,比较先进,有能够供男女混合读书的学校,言诉打算先探探路,找到合适的学校,再在附近买套房子。

况且需要读书的不仅仅是夏慧颖,夏巧娘才二十岁,这个年龄接受教育也不晚。

她年幼时,夏老爷请了先生来家里,教儿子和女儿一起读书识字,原身兄妹俩学的是传统教育那一套。

但时代变了,言诉想让夏巧娘至少学一门洋文,接受些新式文化,将来无论什么处境都能有一门谋生的技能。

他看中的是位于育才街的育才小学。

这所小学在后世名气很大,是由民国时期一位很出名的教育家创建,学校的几位老师在后世也是鼎鼎有名的人物。

育才小学占地面积很广,设施比较齐全,教育理念颇为先进,当学校负责人得知言诉是为家里年仅三岁的外甥女选择学校时,非但没有觉得他小题大做,明明孩子的年龄还不到上小学,就开始担忧了,反而很热心的给他介绍学校的优势。

主要因为这个年代绝大多数家庭不重视女孩的教育,负责人像找到知音一样,拉着言诉滔滔不绝,说个不停。

“您是从外地来,想在附近买房子?真是巧了,我家住在育才街后面的巷子里,邻居一家准备搬往国外,打算把房子卖掉,您要不要看看?”

负责人名叫程明哲,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在育才小学兼任外文教师。

他能出国留学,回国后还找了份不赚钱的职业,为爱发电,足以证明家境优越,不需要为衣食住行操心。

所以他邻居家,大概率条件也很好。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