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3(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样就解释得通了,他们是准备速攻,给张骞开道去了。

关于军事上的部署,他也有数,不好再细问,只能叮嘱卫青和霍去病注意安全,尤其是小霍,千万不要为了奔袭消耗自己的身体。

霍去病眸中有亮光,满面笑意地揉揉儿子脑袋:“放心吧,我心中有数。”

卫无忧:“……”

你打起来就是最上头的,一点也不放心!

……

是夜,卫无忧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自己八成是失眠了。

距离“漠北之战”越近,他越觉得自己还没做好充分的准备,也更担心起霍去病的身体状况来。

小萝卜丁索性坐起身,思索起还能为他们临行之前做些什么事情。

前几年,张骞伯伯带回紫花苜蓿之后,这东西就被刘彻种在离宫,经过几年留种繁育,已经自大汉的南边种植颇有些规模。

这马草饲料的事儿暂时轮不到他担心。

思来想去,他还是得从霍去病的打法上配合。

小霍这人吧,特别喜欢奔袭和夜袭。

看光幕视频科普时,还有博主做过这样的标题吸睛——《他,闪电战鼻祖霍去病》。

卫无忧其实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

所谓的闪电战,其实是二战时纳粹德国使用的一种战术。核心便是利用速度、奇袭、集中给予意想不到的敌人致命一击。

只从战术上来说,与小霍的打法确实相似。

但是,从道义和战争发起的意图来说,闪电战鼻祖的名号强安给小霍,反而有些羞辱了他。

毕竟,一个是保家卫国的出击;而另一个,则是侵略和种族灭绝战争的发起者。

卫小四单手撑着小脑袋,盘盘腿坐在床上,忍不住想——

他的去病阿父驭马一路向西时,更像是守护大汉,驰骋草原的“金色闪光”才对嘛!

想到这里,小萝卜丁灵光一闪,知道要给霍去病准备什么小礼物了。

草原上火种不易保存,这时候,有个火折子随身带着,应当能为夜袭多添一份保障。

有了主意的卫小四通身轻松,躺下没多久就睡着了。

次日一早,卫无忧便带着刺儿快马赶去庄子上。

时间不多,他边走边吩咐南风寻几样东西来:“去寻芦苇缨子、硝石、硫磺、松香和樟脑来,顺便把上回从陛下那薅来的棉花也取出来。不用太多,做试验用。”

南风从命,迅速去办,卫无忧则进了实验室。

这地方自打盖好之

后,他还是头一次亲自进来动手呢。

火折子这个东西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那时候,人们只用黏土纸卷了做燃料,火折子的保存时长也就几个时辰。直到明代红薯传入本土,才将红薯蔓反复锤打,制作成了保存时间长达一年的黑科技。

卫无忧如今没有红薯,只能退而求其次,用纸卷之类的耐燃物代替。

若是配比得当,将火折子的火种保持在一到两日之间,应当也就够用了。

论起配比,还得是那帮炼丹药的方术士啊。

见南风寻弃了材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