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十分流行食用这种“鲊物”,它取代了战国的“醢”,在关中一带风靡一时。究其根源,怕还是因为前秦统一全国之后,将海产大量带入了中原地区,从而碰撞出新的饮食产物。
卫小四偏爱的蛏鲊便是其中一种。
蛏子这东西长安可没有,都是南边和东边来的商人提前腌制好,等到长安,正好就可以食用了。
单听这个流程,便知道,此物寻常人家是食用不起的。也只有他们坊内的这家食肆,才在夏末秋日里偶然带一带。
刘彻四下观望一番店内,看到店家特意分了“鲊类”和“醢类”,笑道:“市井小店,倒是分得仔细。行,那朕便陪你尝尝。”
“……”
卫无忧小盆友快要翻白眼了。
想吃就想吃,别说的好像舍命陪君子一样。
其实,要说“鲊类”和“醢类”二者的区别,也是很好辨认的。
“醢”呢,是用肉类为主要食材制成的肉酱;而“鲊”一开始则是海产品的腌制品。
只不过,鲊物后来一直在扩大范畴,在百姓们手中,变成了“万物皆可鲊”。
就比如当下,卫小四费劲的识别着小木牌上的隶书,正给几个长辈报菜名。
“呀,他们家又多了好几种呢。从鱼鲊,到螃蟹鲊、玉板鲊、海肠鲊,再到荷包旋鲊、羊肉旋鲊、玲珑牡丹鲊……老姨夫,阿父,光光叔父,你们想吃哪种?”
按照刘彻以往的行事风格,自然是全都点了一份。
皇帝陛下还要淡然一挥袖:“朕先尝尝,好吃再点。”
塞了一嘴蛏鲊的卫无忧:“……”
你是猪吗?
于是,君臣四人外加一只小萝卜丁埋头苦吃,等从食肆里头出来,才开始逛夜市,就已经将肚皮吃了个浑圆。
夏夜的凉风徐徐吹来,街市上立着许多高矮不一的石柱,上方凿空,里头正好容下一支火把的宽度,涂一层黑火油便能燃烧两日夜。
亏了这东西,如今的长安城夜里变得明亮许多。
正是夏日,到了夜间外头比屋里凉快,坊内的百姓也不会那般早早睡下,有空闲都会出门来坐一
坐,与邻里闲聊两句。
刘彻看得心中生出喜意,泛起层层涟漪。
这就是朕梦中的长安啊。
往后他的玄字汉旗还要插在更遥远的地方,让长安的夜灯一直延伸向西……
刘彻正做着美梦,忽然被卫无忧小朋友掐着手背上的肉,给刺醒神了。
猪猪陛下咬牙切齿,正欲发火,就看卫小四食指竖起,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刘彻顿时不说话了,倒是比霍去病卫青反应还快。
侧后方的舅甥三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无奈与笑意。
有陛下带头,君臣四人只好猫着腰跟在小无忧身后,躲到了街角一侧,开始听墙角。
街侧角上搭了个草棚子,里头卖些这时节常用的茶水薄荷饮,自家种的瓜果之流。棚内不大,仅仅够放几张席子和案几。
席上正坐着三人,有两人是结伴来的,儒生打扮,另一人则与他们隔了些距离,靠在棚内一角独自用茶,看装扮像是个游侠。
儒生之一用完了一整杯茶,叹气道:“可恨那郭解之子,发狠毒杀了县中诸曹掾史之一的杨掾史,此事要上报当地县令,竟还被压了下来,当真是没有王法了!”
另一人谨慎些,左右探望之后,压低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