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8(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那些咬耳朵的人立刻止了话, 站直身子不敢言语。

官员念到卫寂的籍贯姓名时,卫寂赶紧提着东西上前, 因为东西太多身后的人还帮他拿了几样。

卫寂低声向对方道谢,然后按那官员所言进了一间屋子。

进入贡院前都要例行检查, 为了防止考生夹带,不仅要搜身, 还要翻检衣物被褥等物事。

卫寂的东西都是姜檐准备的,在东宫过了两遍才送到他手中,自然不会有问题, 只是他东西太多检查费了一些时间。

看到卫寂带的私物多为贡品, 官员低头看了一眼卫寂的名册。

镇国侯府的世子, 好像还是太子伴读。

官员抬起眸, 目光落在那张俊秀白皙的面上。

被他这么一看,卫寂背脊不由僵直地挺起, 心口砰砰乱跳,怕自己有什么错漏之处。

好在对方只是看了几眼,然后就将视线移开了,对侍卫说,“看看鞋袜中有没有夹层,那个竹筒里面是什么?”

卫寂小声道:“是点心。”

侍卫拿过竹筒打开,倒出了几块造型精致的点心,寻常人家连见都没有见过。

官员嘴角一抽,又问,“那个红色皮囊里面是什么?”

卫寂:“是鲫鱼汤。”

打开一看果然是汤,姜檐怕卫寂在里面吃不好,因此让人煲了很多汤。

若是吃不下硬食儿,汤水总能灌得下去。

把所有水囊一一打开翻看,不是高汤,便是汤药,竟还有一囊甜水。

官员做了这么多年,第一次见有考生备得这样齐全,忍不住对卫寂道:“下次少带一些,当然没有下次最好。”

卫寂讷讷地点头。

将所有东西仔细地检查完,官员都要多嘴问卫寂一句,他跟东宫那位到底什么关系?

官员摆摆手放行了卫寂,还让人帮忙把东西搬到卫寂的考号里面。

考号只有方寸大小,中间放着一张案桌,前后都是高墙,角落有一个干净的恭桶。

第一场考的是经论,题量很大,卫寂先是扫了一眼,心中便有了谱。

他提笔,蘸了一点墨汁,看到左腕上那条红绳,眸色柔软下来。

这红绳是姜檐昨日晚上给他系的,说是考前系红绳吉利,不少考生都系着一条。

姜檐是不信这些的,但想到卫寂有些迷信,为了能让他安心好好地考,姜檐跟着其他学子排队买了一条。

卫寂摸了一下红绳,然后在纸上落下一笔。

他的字秀丽俊雅,端正地坐在案桌旁,低头不徐不疾地下笔解答。

第二场考的是墨义,这也是卫寂拿手的,所以他没有慌乱,沉心静气地答题。

晚上果然如姜檐所言很冷,这种冷是那种蚀骨的阴冷,好似有绵密的细针刺进骨缝,再加白日答了那么多题,耗心耗力的,身子弱的怕是熬不住会染上风寒。

卫寂钉上布帘,盖了两床被子睡得倒是很好。

前三场只要肯下功夫读书,便不是什么难事。

卫寂真正怕的是时政策论,他并非犀利之人,写不出鞭辟入里的文章,也没有那么高的才情,引经据典,花团锦簇。

题目发下来,卫寂细细读了一遍。

许怀秉压对了策论,题目是有关水利的。

如今正值春季,黄河多发凌汛灾害,到了夏季上游旱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