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V形反转,个别的还通过诉讼实现完胜,而另一些,孰是孰非说不清楚,一番惨烈的激战后股价依然大幅下跌,甚至主动做私有化退市,最后变成一桩悬案。
此次做空泛海的大空头、全球最大对冲基金灰鹰基金的掌门人就对中企非常怀疑,同时此人也是华尔街上“看空中国”派的代表,2014年那年首次公布自己正在做空泛海,之后几次发表相同言论:
“现在就是做空中国的好时机,中国经济绝无可能一直增长。”
“中国的金融危机或早或晚会到来,那里的多米诺骨牌似乎已经开始倒塌了。”
“这家公司表现太好了,好到不真实。我无法相信这样光鲜的一份财报。”
“在我看来,美国股市上面的几百家大型公司里,这家公司的财务最有问题。”
“我就是无法理解,它怎么能赚这么多钱。”
……
连续不断举红旗却极度缺乏专业性,可神奇的是,不管亏多少,都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事实上,他也只是一个代表,基于相同的理由做空泛海的基金实际上有非常多。当然,持相反意见的也同样是数量众多,双方还时常隔空辩论。
泛海、清辉两家公司一再地成为目标。过去两年,伴随一些风吹草动,泛海集团空头头寸都曾达到过1.5亿股左右,占流通股的比例到了7.5%甚至更高,远超第二名,是那一时段华尔街的最大目标。
而这一次,在“看空中国”“质疑财务”的基础上,他列表上的做空理由又多出来足足七条,也无怪他公开抛出做空理由了。
以泛海的巨大体量,想要凭着一己之力打压股价是困难的,但他却完全可以在看跌的基础之上号召号召市场民众,再添一把柴加一把火。
…………
在如此敏感的节骨眼儿上,泛海集团的大股东,俄罗斯的xx基金,又被爆出了大规模减持泛海。记者发现SEC官网上显示,该股东上周连续三日抛售泛海的股票,数量超过2000万股。虽然股东表示此次减持完全出于公司自身的原因,希望增加现金流、抵御严峻市场,可一时间坊间还是流言四起——大股东减持,是否代表此大股东已经知道什么内幕了?
第二天,泛海集团上市时曾大量认购的两家基金,也减持了泛海集团。
泛海股价又跌了一些。
“卖出机构的前三位是德意志、xxxx和xxxx,买入机构的前三位是……目前空单总量是……”泛海集团的CFO汇报完了,问,“经总,今晚开个电话会议?这一次就别不管了吧?”
“行。”经鸿一向比较谨慎,他点头,“你们那边辛苦一下,美国那边开盘之前也出一个澄清公告。”
CFO道:“好。等一会儿把会议内容和公告内容发您邮箱。”
与很多企业一样,泛海集团的CFO也是一位女强人,而且平时发火时训人训得特别厉害,不仅嗓门大,还音调高。
经鸿说:“嗯。”
是惯常的应对策略。先召开一个电话会议,邀请券商的分析师们,高管针对一切质疑一一进行答疑解惑。之后发布澄清报告,回应指责、回击空方。有些公司还会聘请独立机构进行调查。
CFO又问:“经总,其实这次确实稍微有点不同。要不要回购一点?中投那边刚才也说它们可以吃进一些。”
还是惯常的操作。公司回购自己股票,稳定股价,也表达信心,而合作的投资银行增持护盘也同样是个办法。中投公司这家央企就常常扮演“护卫”角色,带着一点悲壮意味。
“先不用。”经鸿合上一份文件,看着她,“我这儿有别的安排。”泛海账上很多现金,但目前完全没必要。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