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只要徒弟做出来好东西后能分给师傅一点就行。
“我和山神上次回大唐,听说王玄策还想再次带领使团到天竺,顺便再从天竺带几位制糖工匠回大唐,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出发。”李承乾眉眼弯弯,他倒不怕王玄策空跑一趟,他只是想看王玄策知道天竺的制糖工艺并不是最好的之后的表情。
那时一定很好玩。
他千里迢迢跑去天竺,结果带回去的工匠还不如积雷山的工匠,啧啧啧,只想想就挺崩溃的。
小狐狸瞅瞅浑身散发着愉悦气息的大唐前太子,心道只看看就觉得你挺欠揍的。
李承乾清清嗓子正经起来,继续讲大唐境内的情况。
南方很多地方都种植能够制糖的柘,因为柘浆和石蜜的价格都居高不下,那些地方种柘甚至比小麦还要多。
不发生饥荒还好,一旦发生饥荒,那些只种柘的地方肯定要饿死大批百姓。
他当太子的时候就觉得不能让那边的百姓只种植柘,但是种柘比种植小麦更能赚钱,即便是朝廷也没法让百姓放弃赚钱更多的作物。
南方的百姓农忙时种柘,等柘收获就将他们熬制成石蜜,即便只是最简单最粗糙的石蜜,一年的收成也至少是种植小麦的三倍。
最好的石蜜在天竺商人手上,那些天竺商人将石蜜带到沿途各国,长安城是他们的终点站,货物到长安之后已经成了天价。
他们大唐的糖不好运输,受潮受热都很容易变坏,因此南方的糖很难运到北方,运到北方后价格也非常昂贵。
总之就是,大唐上上下下都嗜甜,但是嗜甜需要巨大的财力支撑,普通百姓可能一年到头也尝不到几次甜味。
他们家阿耶起早贪黑的忙碌,为的不只是让达官显贵吃好喝好,他还想让天下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扶黎陛下重重点头,“我懂,你看看还需要什么,我们到时候全部带回大唐。”
李二陛下是个心怀天下的好皇帝,他们有什么好东西尽管带回去,只当外嫁儿郎回馈娘家。
这边说着,院子里的工匠端着刚做好的“乳糖”出来给他们尝尝鲜,“殿下,狐王陛下,此糖中加了牛乳,味道比之石蜜、白砂糖更为可口。”
自从王玄策王大人从摩伽陀国抢了两个制糖匠回大唐,大唐的制糖匠就学会了怎么制“沙塘”,不过他们制出来的“沙塘”颜色是黑的,远不如积雷山这边的“白砂糖”纯净细腻。
工匠之间也有比拼之心,他们学会制取白砂糖后都卯这劲儿想做出新东西,总不能处处都被人家给比下去。
李承乾接过小碟子,先给扶黎拿了一块,然后才自己拿一块放入口中。
嗯,清甜中带着牛乳的味道,很不错。
扶黎也很给面子的点点头,很不错很不错,吃起来有点像奶糖,接下来的必备小零嘴儿出现了,“这个糖还有吗?”
工匠连忙回道,“还有还有,还有很多。”
制糖匠最擅长的就是做糖,他们这些天尝试了很多不同的法子,也做了好些不同口味的糖,如果原料足够的话,他们能把隔壁的点心铺子填满。
“原料快不够了吗?”扶黎收了一大包奶糖放到包裹里,看到院子里小山一样的甘蔗,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多还是少,索性直接当少,“没关系,你们先用着,明天就会有小妖送原材料过来。”
不知道积雷山的气候适不适合种甘蔗,承乾说大唐的甘蔗都在南方,想来是需要温度的,积雷山不合适的话,翠云山肯定合适。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