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0(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些粮物可以拿回家给亲人老小尝个味,但这袋子糖,切勿随意分发给旁人。”

彼时将士们虽不知将军意思,但都遵守军令没有轻易动身上带的一兜子糖块。

直到几日后边关右营在一个暴雪深夜遭遇勾答人突袭,两支几千人规模的勾答骑兵侵入边城小县。

他们利用严寒恶劣气候作战,故意切段发送信号的瞭望高塔和道路,还放了几把火烧掉营地粮仓。

困在边关小县城的将士们艰难作战,在暴风雪中等待援军的那三日,堪比过去三十日还要漫长。

气候极寒,积雪覆盖了大半个身躯。他们余存的干粮见底,渴了掏雪干啃,腹中饥饿难忍,摸不到粮食。

漫长深夜,潜伏在雪中静候的将士僵硬地摸到怀里的一兜子糖,忽然想起什么,掏出一颗咬开油纸,甜而冰的糖块在喉咙里慢慢消融。

几颗下腹,头脑眩晕的将士恢复几分清明,身体涌起力气。

将士们把糖含在嘴里,天肚灰白时,到了人的精神和体力最极限困倦的时候,前方扬起红色的讯号烟花,伏在雪中四夜三日的将士闻讯而动,配合援军包夹留在小县城扫荡的勾答骑兵。

前来支援的桑北弥和两名副史。

支援县城的道途最多也就一日半,封堵路口的积雪费了他们不少的功夫铲除,此行救援为此多耗去双倍的时间赶到。

幸运的是这座县城不留百姓居住,而用于养后备兵和屯粮的小型仓储,损失的多为今年冬日储存的粮食,勾搭骑兵目的明确,要抢粮回去过冬,因此搜刮粮食就走,县城士兵几乎没有伤亡。

桑北弥命两名副史留在当地清点后备兵的人数及情况,他自己率军沿边关和县城四周仔细排查半日,确保没有残存的勾答骑兵后才写了军报差人送回延城。

瞭望信号高塔重新修建,桑北弥叫一名负责传讯的将士到上面用火折子烧手上的这支“烟花信筒”。

冒着绿光色光芒的烟火飞天而起,传递到下一个高塔,再由下个高塔点燃传讯,绿色烟花意为平安。

这种烟花信筒还是将军从绍城带过来的,得知江县的炼丹师们制作烟花的技术纯熟,许林秀建议重斐把他们留下任事,专门打造烟花信筒。

烟花筒每种颜色对应不同的信息,比起原来震鼓吹角、燃烧火把以烟雾传递战况信息的方式更加快捷,且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小。

桑北弥吹了吹火折子,笑声浑厚:“这种新型烟花信号筒真方便。”

他们带了几箱过来,分别在各个边关的县城都留下一批,后续还会有更为充足的烟花筒送到。

东西赶制忙,需要花些时间从绍城运到涑州。

县城的副将向桑北弥汇报这几天的战况,说着把怀里剩余的半兜糖取出,感叹这一袋糖救了将士们的性命。

此后,边关所有将士都习惯在身上藏一袋糖,平时不会吃,等到关键时刻吃了延续体能抵抗饥饿,用作保命的军备物资。

*

许林秀在和重斐往来的信件中得知边关县城发生的战况,感慨之余,拿着火铳制作图继续跟几位师傅们开会研讨。

耐火药引燃的铜材这个时代已经有了,打造可以发射火/药/弹的火铳工作正在紧密有序地展开,每一个制造的步骤和材料都需要工匠们反复试验确保可以使用,光是高温测试就耗去不少日夜。

许林秀和师傅们商议完毕,等人都出去了,绕回屏风后的书案前静坐,望着窗外零碎飘散的细雪,取出袖中重斐给他的信再看一遍。

前面交待的都是涑州战事,最后一段,失了正经,字里行间充斥重斐满腔狂野的热情,这人说想抱他、亲他、想和他睡觉想到时常在被窝里邦邦硬,又抱怨羊汤太补,让他每每想起他都分外煎熬。

字语粗暴简洁,却发自肺腑。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