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3(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有人干成了也挺好,到时候一起去?”

“那不止我要去,好多人都要去呢。”

“邀请函发国外了?”

“听说是发了,不过不知道哪些能来,你也知道我们国内艺术圈一向没有太多话语权。”

“啧,不插心窝子不行?”

另一边的国外知名艺术论坛上,也飘了一个热贴。

回复的还都是论坛里的资深马甲。

【华夏的艺术实验邀请,有人会去吗?】

一楼:刚收到邀请函,虽然惊讶他们居然能办出这个规模,但是还是有点忐忑。

二楼:不去,虽然得承认华夏的底蕴,但是他们在先锋艺术这一块还很薄弱,我认为没有值得交流的地方。

三楼:有空的话会去看看,毕竟对方开出的条件很优厚。

四楼:十年前我去过华夏交流,对他们的文化很感兴趣,可是我还是认为当代先锋艺术的交流殿堂是在我们欧洲,所以这样的活动要举办也该是在我们欧洲举办。

五楼:可是你们欧洲没有人无偿举办这样的盛会。

六楼:所以我还是准备去看看,据我所知,有几位住在顶层的先生女士已经准备出发了。

七楼:我要先观望一下,反正活动不是持续一个月吗?并不需要这么着急。

……

对于艺术圈的风起云涌简知一无所知,此时的她正在努力地思考一件事,那就是要怎么能把这事办更大呢?

要知道大一分她能亏地钱可就多一分啊!

而且这次可是一点赚钱的可能性都没有啊,纯亏!她必须把握住这大好机会,绝对不能有半点懈怠!

努力亏一波大的!

第82章

沈岚是一个谨慎的人, 客户部搞投资他都会挨个背调,宁愿稍微牺牲一点利益,也要保证风险最小化。

所以在拍纪录片这个事情上他也同样的没有半点懈怠。

他一共做了三个方案。

第一个是用业内顶尖纪录片团队, 这是最保险和稳妥的,可以保证纪录片质量的下限也在水准线之上,他个人也更倾向于这个。

第二个则是按照简总一向的用人口味来制定的“新人”计划。

不过这个所谓的新人团队也是去年刚斩获了纪录片大奖的制作团队, 只是资历稍浅,但是技术是过硬的。

但是考虑到新人团队发挥容易不稳定, 所以这个是次选。

第三个则是直接聘请两个团队,搞一个结合。

不过这样一方面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又怕双方理念不合, 导致冲突, 但是如果能够磨合好,就会是黄金搭档。

这个方案的变数比较大, 沈岚也并不看好。

不过最终还是由简总来决定。

沈岚把这三个方案又从头到尾检查一遍之后, 确定没有任何纰漏, 又确认一下现在还是工作时间,这才发送给了简总。

等简知收到邮件的时候, 她恍惚觉得这和她想象中的把“背刺人们都发配出去之后”的“轻松愉快生活”有些不一样。

你们还是继承制的吗?走了一茬又来一茬?春风吹得都没有你们快!

简知悄悄把沈岚的邮件标注为红色等级, 决定以后重点提防, 这才开始点开内容看。

等看完内容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