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南楼并不在乎:“我马上便要去东地,随他们参就是。”
副将知道上官心意已定,便不再多言,好在双方虽然有些摩擦,当地大族都按耐住了没有动手——副将想一想也明白了,反正宋南楼很快就要换个岗位折腾,本地人与其跟他接着斗下去,还不如暂时安分守己,尽早送他走人。
一名亲兵过来主营中禀报:“师将军的信已经送来。”
宋南楼跟师诸和两人在未出仕前就有交情,出仕后也保持着书信往来,一月之前,宋南楼跟师诸和谈及北地之事,双方的想法都十分一致。
地方粮食不足,就一定会死人,对那些边地少民而言,若是连活都活不下去,那还不若放手一搏,乌流部今年存在着大量的粮食缺口,他们的动乱之心已经炽烈到一定程度,绝非阎氏想法子给点安抚就能摁住。
亲兵眼见上官坐在那边看信,好半天不出声,主动开口问道:“不知将军还有什么吩咐?”
宋南楼忽然笑了下:“没什么事了,你们先去收拾整备,等年一过便出发。”又道,“让长史写一些帖子,请本地大族来赴宴,我在此为官数载,既然要走,总得跟人好好打个招呼,也算善始善终。”
亲兵虽然觉得那些大族未必想跟自家将军善始善终,还是尽责地把宋南楼的命令转达给了军中长史。
宋南楼没有虚言哄骗旁人,昭明五年一月末,他就带着人马,转去右营赴任,而宋南楼的接任者,传言也正在往此地赶的路上。
人都是善忘的,北地大族直面宋南楼的这些年,便慢慢遗忘了师诸和当年飘忽不定的行事作风——师诸和打仗时总是多出奇兵,虽然也算是平定东部的主力,然而他为人谦逊,喜欢将功劳退让给旁人,又一直掩藏在主将的光辉之下,名声便始终不显。
离前营一千里之外的地方,定义郡的边军竟然在阎氏将领的带领下,离开了原本驻扎的地方,往中原一带行去。
按理来说,边营兵卒不能擅离职守,尤其是不能随意往内地走,一位年轻的阎氏族人在刚知道这个消息时,很有些胆战心惊,然而一路行到此处,都没有被人阻拦,内心很有些不可思议。
阎氏将军给晚辈答疑解惑:“阻挡乌流贼进来劫掠,本就是咱们的分内之事,如今情况危急,少不得从权行事,我已经给京中递了奏报,请皇帝宽宥,不过当日温循能以拉练的借口跑到北地,我们如何就不能追索乌流来此?”又道,“其实北地大族早已对朝廷离心,我们若能起事,这些人纵然不敢明着襄助,私下里也会放任一二。”
当然,阎氏所谓的递奏折请皇帝宽宥云云,其实只是场面话而已,不管实际情况怎样,他们都需要有一个表面上能圆得过去的借口,让人觉得阎氏不是乱臣贼子,只是事急从权,才做了出格之事,而北地的官吏们也需要一个理由,让他们可以对阎氏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乌流部绕开防守进入中原,阎氏不得已带兵追击”便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由头。
其实按照阎氏本来的意思,让董复做这个名义上的大军首领最好——当日因为玄阳子的事情,本该回京中为官的董复又被扔回了定义这个苦寒之地,他乃是定义郡守,阎氏理论上的上官,双方此前其实一直相处融洽,然而在阎氏带兵前往中原时,董复却无论如何不肯配合,阎氏族人无奈,只能将人暂且捆了关押起来。
“叔父,前营兵卒众多,便是把咱们的人马都聚集起来,恐怕也难以攻下。”
阎氏将军颔首:“你说的不错,只是宋南楼已经离开,前营无人主事,这样的好机会,万一错过,恐怕再难遇上,我打算施计把此地骗到手中。”摇了摇头,“大周五处大营将领任免时,通常都是等新主将抵达后,旧将才能走,如此一来,营地兵卒便不至于失控,然而小皇帝做事任性,居然直接给这二人换了位子,才露出了些破绽,只要夺下前营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