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笑,“不是还有大家么,也不是封闭式驻团,应该还好吧。”

他点点头:“其实要我说,这样也挺好,长长见识,换换脑子,也容易产生创作灵感。”

北华戏剧团是在一家老戏院的基础上改建的,基础设施完全无法与歌舞团相比,就连戏院都是破旧不堪的。戏院这一栋楼的旁边,还有一栋旧楼,是功能楼,用作排练厅、道具室、办公室。后院很小,分布着食堂、宿舍之类的老式盖瓦建筑……一下雨,宿舍就可能漏雨。

歌舞团跟这儿一比,条件真的要好太多太多!

看得陈明珠直生感慨:大家能坚持下去,真的不容易!

有个姓冯的主任来接待他们,他一脸忠厚老实相,年龄四十出头,头发已经白了不少。

大家聊了一通合并之类的话,他叹说:“要不是实在经营不下去,我们也想单独保留戏剧团的。”

陈明珠听毕,不禁有些触动。

北华市没有本地戏种,戏剧团只表演大家熟悉的昆曲、黄梅戏、京剧,陈明珠跟着冯主任走了一通。

“现在大家没办法,很多人都出去找活干了,连我们副团长也在给人盖房子,今天留在团里的员工不多。”

“副团长有编制,工资不是是财政局拨款吗?”有人好奇问。

“财政局拨的那点款也没有办法全部发给他们,还要抽一部分维持团里的运行。”

陈明珠在排练厅看见仍然一些人在练功。有武生在练花枪,有一个老师模样的中年妇女,在教一个姑娘练唱腔。

陈明珠对戏曲一窍不通,也没听出来唱的是昆曲还是京剧。

中午吃饭时间,冯主任说:“真是抱歉啊大家,现在我们的食堂都没开了,团里大家都是自带午饭,这第一餐,我来给大家接接风,去附近的饭馆吧。”

声乐组的李老师阻止:“不用不用,我们又不是来吃喝的,团里本来就困难,不搞这一套,我们已经商量好了,会自己解决午饭。等哪天两个团正式合并了,咱们再庆祝也不迟。”

冯主任一脸的尴尬,大家一齐劝说,他这才叹了一口气,说道:“实在对不住大家,让大家见笑了。”

陈明珠看着心里直泛酸,跟着孟老师等人去吃午饭。

饭间,个个都感慨不已。

*

下午,陈明珠安排跟的那位老师没来上班,所以继续无所事事到处遛达。

有幸进了他们的服饰室看了看,有一说一,他们的饰物真的好精美,尤其是一些旦角的头面,美到让人窒息。

看到一副点翠头面,主要由翠鸟的羽毛、水钻和纯银,经过专业制作而成,各种细节都做得非常完美,所以置办这一套行头的成本很高。

这种头面,适用于一些身份高贵的女性角色,比如杨贵妃。他们说这差不多是团里的镇团之宝了!

陈明珠看得啧啧不已,以前她只在电视中看到,现在亲自触摸,感受完全不一样。

突然觉得来这里也挺好的,确实能学到一些新鲜的知识。

第一天以熟悉为主,陈明珠也当来这里度个假,不再去想歌舞团那些狗屁倒灶的事。便放宽了心,并且借用他们的排练室,练一练自己的基本功。

第二天早上,陈明珠来得比较早,从功能楼一楼穿到后院时,看到一个人正在后院场子上练习身段。

她看起来约莫二十三四,定着身,微微翘着兰花指,手势含蓄矜持,体态袅娜,看起来像是古时候的大家闺秀,这种姿势与她们练习舞蹈时的完全不一样,更加充满了古韵。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