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卫琛为此弃武从文,一步步爬上丞相之位,为的便是有朝一日,以自己双手之力,搅弄朝堂风云。

为顾太傅一家平反。

至于当年四皇子构陷顾太傅的相关证据,他这五年里,一直暗中寻找。

为的就是在他揭发赵渊罪行时,能够一举将他定罪,不与他任何翻身的机会。

所以在百姓与陛下眼中,卫琛不过三四日便将当今太子赵渊构陷顾太傅,甚至在前太子身边安插眼线,挑唆太子谋逆等相关罪行查了个清楚。

并且人证物证,他也一一在握。

如此效率,怎能不让百姓敬畏。

至于惴恐,则是因为昨日太子赵渊被定罪时,妄图背水一战,行刺陛下。

结果被丞相卫琛,一剑斩落头颅。

据说当时赵渊的血激射而出,将丞相卫琛的官服都染成了紫红色。

他的头颅顺着龙椅前的丹陛一阶一阶的滚下,滚到前排的大臣脚边。

说是当时那头颅上连眼睛都没合上,眼里似还凝着惊恐。

当时那场面,也不知被谁传到了民间。

百姓们听闻后,无不对卫琛又敬又畏。

毕竟被他斩掉头颅的可是太子,哪怕罪大恶极,当今圣上也是想要留他一个全尸,保其体面的。

可卫琛一剑,却是让圣上亲眼看见自己的儿子的头颅落地,身体也徐徐倒下丹陛。

听闻陛下为此受了惊吓,病倒了,如今朝中政务由六皇子赵宣代为处理,丞相卫琛协理。

-

五年前太傅府的冤案的真相,如今总算云开见月,大白于世。

当今太子已死,东宫之位空悬。

朝臣们都在催着陛下立下新太子,而六皇子赵宣则是卫琛一力举荐的太子人选。

太傅府一案,其相关涉案人员,已经全部收入监牢。

其中自然包括升为国子监祭酒的荀岸。

他当初可是坚定表示,自己偷听到了顾太傅与太子的谋逆计划。

当时他是顾太傅最器重、信任的二姑爷。

陛下对他的供词深信不疑。

甚至事后认为荀岸此人,敢为公理大义灭亲,是个可塑之才。

为此还特意提拔于他。

不过荀岸出身卑微,身份受限,再怎么提拔,他也只能爬到了国子监祭酒的位置。

自是比不上出身显赫,又文武双全的卫琛。

卫家祖上世代都是武将。

卫琛弃武从文,还曾为此与卫太尉闹僵过一阵子。

自顾太傅出事以后,卫太尉心里便对那些文官诸多不满。

拉帮结派,勾心斗角,玩弄权势。

他实在不忍卫琛走上那样一条阴晦的道路。

他们卫家的儿郎,理应征战沙场,保家卫国。

那才是他们卫家儿郎最好的荣誉。

可卫琛一意孤行,哪怕卫太尉要与他断绝父子关系,他也仍是走上了弃武从文的道路。

五年里,他摸爬滚打,私下不知吃了多少苦头,才能年纪轻轻便爬上丞相的高位。

如今他的心愿已经达成,顾府上下百余口的冤情洗清。

他也去监牢中见了荀岸。

-

荀岸一介文人,吃不得皮肉之苦。

可卫琛偏不给他痛快,着人对他用尽酷刑,将人折磨得半死不活,吊着一口气。

直至最后一刻,他才亲自出手。

提着长剑,缓缓插入荀岸胸膛,直至长剑破开他的血肉,将他胸膛刺穿。

卫琛便又将长剑拔出,换一块好地儿,继续刺进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