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面上君臣相得,尽释前嫌。
傅成晏既与傅家诸人翻脸,便另觅府邸。
傅氏,高门豪族也,仅在长安城中就有多处居所,傅成晏在南街择了一处幽雅清静的大宅院,令人打理整洁后,带着女儿和外孙女搬了进去,大门重新刷了金粉朱漆,在上方挂上了武安侯府的牌匾。
如他所说,他为武安侯,他在之处,才是武安侯府。
只是一时仓促,偌大的宅院,找不到得用的奴仆。
好在有崔家舅舅在。
崔则二话不说,把自己府邸里的奴仆先调了一半过来,旁的不要紧,伺候阿檀和念念的人,一定要精细能干的。
傅成晏将阿檀安置在府中最大、最敞亮的一处庭院,庭中屋舍如画、草木葳蕤、杨柳拂风、紫藤爬了满墙,单单莳花的婆子就要三四个,更不用说各处做事的仆役。
在房里服侍阿檀的小丫鬟有六人,其中四个分别管着衣裳罗裙、胭脂水粉、珠玉首饰、各色器皿,还有两个贴身使唤的,唤作荼白和雪青,她们什么都不管,就是跟在阿檀的身边,走路的时候扶着她,天热了打扇子,天凉了添衣裳,闲的没事的时候,就捶捶腿揉揉背什么的,总之,侯爷的吩咐,务必要把阿檀娘子照顾得周周到到、妥妥帖帖的。
至于念念,她领了自己的一间大屋子,但却赖在阿檀房中不肯搬过去,就在大床边上又给她搭了个小床,另外叫了几个仆妇来照顾,只怕旁人不细致,舅舅崔则让崔明堂的乳母元嬷嬷也跟过来了。
这是清河旧宅跟过来的老人家,忠心可靠,行事稳妥那是没得说,她年轻时也曾经服侍过崔婉,对自家的这位娘子十分喜爱,如今见了念念,如同心肝宝贝一般,抱在手里,不停感慨:“天可怜见的,这莫不是婉娘转生,又回到我们家了。”
阿檀受宠若惊,心中十分不安,扭捏着,对崔则道:“我看这很不必,我自己是个能干的,什么事都能做,哪里需要这许多人围着我,再说,念念平时也乖,我一个人带得,嬷嬷年纪大了,本应颐养天年,怎么好劳烦她?”
崔则闻言,叹气道:“你这孩子,怎么就这样小心,这算什么呢,你母亲当初未出嫁的时候,在我们家,单单打理衣裳的丫鬟就有四个,春夏秋冬各不相同,更不用说梳头娘子、茶水丫鬟什么的,连出门打帘子还专门备了一个人。”
崔则想起旧事,心中怜惜,安抚阿檀道:“如今因着人手紧张,暂时没有这样排场,你先将就些,舅舅已经写信叫清河老家那边调拨一些能干的管事过来,到时候再逐一采办人手,把门面充实起来,你毕竟年轻不更事,不着急,有长辈在呢,万事不用你操心,听我们的就好。”
长者的心意叫阿檀心头发酸,又推辞不得,心中感激,总想着要回报一二。
……
既搬了新宅,傅成晏便在家中设了一桌小宴,傅家的人他是不愿请的,只叫了崔家的人过来,一起坐下来吃个饭,为阿檀讨个团聚之意。
说是崔家的人,其实也只有崔则父子二人而已。
崔则的夫人三年前在清河老家病故,崔则有两个儿子,次子崔明阁依旧留在清河,长子崔明堂为母亲守孝完毕,刚刚才到京,就听说了傅家这番变故,唏嘘不已,今日跟着父亲一道过来,向姑父和表妹恭贺重逢之喜。
三年多未见,他依旧玉树临风,清华高贵,更添了一股雍容稳重之态,清河崔氏的长公子,才华过人,颇有建树,三年前为大理寺丞,如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