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促进这些事的纪炀,从六月底进京之后,便在家里养伤,风里雨里血里都不见他,却又暗暗传着他的名声。
纪炀养伤是真,避风头也是真。
他手臂上长长的刀疤还未完全愈合,隔几日就要换药,趁着这个机会,干脆在家休息。
井旭看着,忍不住道:“这要是砍在你身上,只怕命都要丢半条。”
“所以我挡了下啊。”纪炀不在意,“朝中已经平稳?”
“平稳。”井旭叹气,“只是没想到,平日看着和善的人,背地里的手段会那样狠辣。”
说着,纪炀也看看井旭。
井旭立刻道:“我家可是自查许久,底下人虽有怨言,但看着良种的份上,自然闹不起来。”
纪炀身边的人知道他的脾气,若真有太大问题,他可就不带你玩了。
众人计算得失,身边的自查可从未停止。
纪炀笑笑:“对你们,肯定放心。”
“不过田地这事,到底不是一时的事,并非一劳永逸,自家多注意。”
“肯定。”
如今全国田地都已经清查结束。
泰安二年开始查,清查前七亿多土地。
一年过去,连带新开耕的,跟被清查出的土地总数,一共是十亿一千二百万多。
跟当初林启,叶锡元预估的差不多。
想想,以前是七亿土地交税,现在是十亿。
再加上粮食增产,便是减了一成田税,那能得到的总田税也比往年要多上很多。
现在八月份,上半年的良种稻子收获,新一茬的已经种下。
可以说,经过这几年的推广,再加上减田税的诱惑,全国大半地方已经种植高产稻,更因为全国各地农务司因地制宜的培育,估计这几年的粮食产量肯定大幅提升。
对百姓来说,粮食多了,税少了。
对朝廷来说,农税减少,田地却多了,总量也在提升。
清理全国上下的蛀虫,让举国风气一清。
皇上更是看出那群人吃掉国家多少东西,心里自然偏向帮他富民强国的纪炀。
到现在,纪炀他们忙了几年的差事,算是尘埃落定。
不过也跟他说的一样。
田地这事,必须时时清查,不是一劳永逸的事。
但这就跟隐士大家说的,至少帮承平国续命了。
皇上现在年富力强,纪炀等人也还年轻,时间还长。
整个八月过去,纪炀这个休息近两个月的人终于上朝。
他这一到朝堂,发现好多人都不认识。
不过没关系,别人认识他就行!
这可是纪炀,纪学士!
让粮食产量大幅提升的纪炀!
还有他娘子,在汴京城内开堂坐诊,更能做好肺病!
一个悬壶,一个济世,厉害啊。
纪炀已经懒得听这些夸奖。
跟之前说的一样,如今天时地利人和,不搞点新东西,岂不是对不起他们。
经过这次旱灾,再经过他们实地勘察。
有水利建设的地方,旱情能大大延缓。
至少能渡过前几个月,人跟庄稼,至少不会立刻干枯。
接下来全国兴修水利势在必行。
而提到的边关各地官道,也要加紧进行。
只有官道畅通,驿馆开设,才有利朝廷掌握天下局势。
今年国库虽不充盈,因着旱灾的缘故,从各地调了不少米粮。
但朝中惊喜发现,虽说中原旱情,很多地方没有收获,可其他地方有粮啊,良种的作用更加凸显出来。
若放在之前,估计全国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