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到七月初。
各地不过开工一个月,汴京文报已经对世家各族大肆夸赞,目的只有一个。
纪炀又不是独一份的好官。
他做的事,各家也在做啊。
只不过各家不愿意张扬而已,不信的话你们去问问。
看看各地情况?
可话说出来。
只要纪炀今日倒台,那现在做的一切事情,他们都会立刻停手,继续躺在吞并来的土地上享乐。
纪炀对这些心知肚明,也看出世家跟国子监确实要更高明一些。
世家开始做利国利民的事,拉下他的名声,削弱百姓对他的推崇。
国子监抓着他官职来路不正的事情不放,攻击这个弱点。
这确实比宗室厉害太多。
一定要形容的话。
宗室便是蛮干。
世家在智取。
如此两股势力较劲,皇上那边乐见其成。
估计恨不得他们再努力点,再比一比,开始真正的“官声”竞赛。
想要好官声,就要对百姓好,对百姓好那就是他们要让利。
只要百姓稳固,徐家江山便稳固。
这是一个没什么人受伤的世界。
可大家都知道。
这种好景象不会持续太久。
纪炀一旦落败,如此大好情形立刻化为泡影。
一个纪炀。
竟然能搅动整个承平国。
作为纪炀本身甚至跟皇上一样,想替世家鼓鼓掌。
撕,快点撕,撕得再响亮点。
官声不官声的,这算什么。
七月初三,急急忙忙赶来的韩潇,以及韩家几个子弟终于到了汴京城。
他们这一路上算是风餐露宿,总算赶到汴京。
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纪炀。
韩潇如果不是顾及礼仪体面,甚至想翻个白眼。
纪炀啊纪炀。
你这人怎么天天算计我!
他要从古博城离开时,纪炀答应的极为痛快,他就该想到是个骗局!
纪炀那人的心思,估计早就想到有朝一日还要他过来帮忙。
而且直接到了汴京。
说实话,就算皇上跟纪炀不写信,但这些消息传到潞州,韩潇也会亲自跑一趟。
只是不会像现在这般无奈。
来汴京的路上,韩家人便发现沿途不少县城村落,都在按照纪炀的方法减田租田税,更要修水渠普及化肥等等。
稍微一问,便有人说是朝中文学士牵头,带着世家们做的。
还说,世人都夸纪炀是个好官,文学士他们也是啊。
更说纪炀是买官来的,不如文学士他们官位来的正当云云。
这些话太有指向性,韩家人稍微想想便知怎么回事。
他们所做的事,看似跟纪炀无关,其实都跟纪炀有关系。
这些利国利民的事,韩家不会阻止,纪炀更不会阻止,即使这些事会对名声有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